此時,遼地寒風呼嘯,刀兵未歇,每時每刻都有邊軍將士,倒在女真人的戰刀之下。
就連身處京師的天啟皇帝朱由校,也是負手站在西暖閣外,望著漸上冰霜的紫禁城,嗟然嘆息。
江南依舊翠綠如夏,澄瀾蕩漾,蔡老爺的府上,也是杭州府一帶最為富裕之處,六十大壽的喜宴,選自一處湖心亭上。
亭四面環水,由四所浮橋接連岸邊,匾額上書“臨安”二字,盡顯高潔。
湖面上有仆人泛舟,官人、士子立于其上,各自附庸風雅,吟詩作賦。
岸邊有蔡府高價請來的秦淮歌妓縱情聲色,其曼妙舞姿,是一眾老爺們目光最為流連忘返之處。
蔡老爺與杭州府最為聲名顯赫的四人落座湖心亭中,從左到右,分別為茶商沈一貫、余杭知府何世柏、靈璧候湯國祚、綢緞商許萬財。
此四人,沈家為湖州巨富,同湖州府貢司有密切聯系,湖州府奉上京的貢茶,連續五年都由沈一貫負責。
就是朱由校,都可能在無意間喝過沈家的茶。
許萬財為紹興綢緞商行掌柜,家資在整個江南,說不上前五,也能排上第七、第八,諸商人之中,威望甚隆。
靈璧候湯國祚,來頭更大。
此人為大明開國名將湯和直系九世孫,萬歷四十年承襲靈璧候爵位,第二年按照慣例,開始掌管南京后軍都督府,為南京協同守備勛臣之一。
但是在天啟元年下旬,湯國祚因治理運河水賊不力,導致湖州貢茶被掠走一批,讓時任淮北餉司的楊嗣昌一紙奏疏,狠狠彈劾了一通。
諸臣求情被朱由校視若罔聞,堅持已見,下旨懲處了湯國祚。
當然,處置也并不是很嚴重,朱由校剝奪了湯國祚南京守備勛臣之位,但是卻保留了他的南京后軍都督府之職。
朱由校本意,是給開國名將湯和一點面子,希望他的這位后人能痛改前非,在南京干點實事兒。
畢竟,歷史上這貨雖然降清了,但那畢竟是大勢已去。
現在這種情況,如此之高的出身,還有自己這個皇帝的明顯給機會,這個湯國祚難道還能和歷史上一樣,做一個是非不分,屁用沒有的勛臣?
事實證明,兩年前的朱由校,的確是太過高看了這位湯氏后人。
湯國祚并沒有理解天啟皇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良苦用心,反倒對此斤斤計較。
湯國祚曾下私下里說出什么,我湯氏祖上跟隨太祖皇帝打下大明江山,二百余年來,一直是南京守備勛臣之一,他朱由校一個區區后輩,如何敢將先祖之功視若不見這種話來。
朱由校是怎么知道的,尚且不論,可就算是知道了,也并沒有立即處置,這個事兒老魏曾經猜過,倒也**不離十。
老魏是誰,論猜測上意,他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這也是朱由校為什么事事都放心交給他的原因。
辦事干練,你一個眼神,他可能全都明白,事后往往還能舉一反三,把所有事給辦的明明白白。
雖說閹黨自己要吃點好處,但你皇帝吃肉,還不能讓人家喝湯了?
經過較事府的秘密查探,魏忠賢也的確令朱由校放心,他貪錢往往點到即止,按照三七分賬。
閹黨辦事,得到利益最大的永遠是朱由校這個皇帝,最后背鍋的只會是他魏忠賢。
畢竟,全天下現在誰不知道,天啟皇帝受魏忠賢蒙蔽很嚴重。
當魏忠賢看著皇帝聽見湯國祚說這些話,但依舊留著他時,直接就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可能。
湯國祚這話被東廠報給皇帝時,剛好和杭州兵變的消息分前后天到,要是按照以往,可能說抓就抓,說殺就殺。
眼下留著這貨,極有可能是給孫傳庭練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