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挨東華門的慈慶宮,是紫禁城中最直接受到大內夜市喧囂波及的院落。
作為未來的皇太子寢宮,一門之隔竟屬喧場,各宮各局的宮娥、太監們往來雜沓,形成了天啟王朝以前,大明帝國從未有過的一道風景線。
自萬歷四十八年八月朱由校登基以來,便一紙詔書宣告組建大內夜市,專為紫禁城各宮、監、局交易之所。
起先,由于天啟皇帝年幼,皇后也未遴選,內市的喧囂、繁鬧,根本沒有影響到任何人,也便就此保留下來。
直至今日,帝國皇長子朱慈燃年滿一周歲,卻還遲遲不會說話,群臣為之轟動,紛紛上疏,請罷內市。
大臣們的說辭,是慈慶宮外內市,觸怒了歷代居住于此的先太子魂魄,降怒于本朝皇長子。
為皇長子朱慈燃日后能成為一個圣明、賢德之君,三分之二的大臣于近日例行朝會時聯合勸諫,請罷內市。
剛從朝會回到西暖閣的朱由校,煩躁異常地蹬飛兩只明黃腳靴,坐在龍椅上,他實在想不通,這些大臣,為什么如此喜好管帝王家事?
“皇爺息怒,不過是在東華門旁設一內市,慈慶宮眼下又沒有太子居住,大臣們純屬是咸吃蘿卜淡操心。”
聽完身旁內侍這話,朱由校冷笑一聲,抬眼看去,道:
“朕以前沒有見過你,是今日剛調來乾清宮的?”
那太監見皇帝留意,倉皇跪在地上,匍匐說道:
“奴婢是得了乾清宮管事牌子王公公的蔭贈,才能到乾清宮來服侍您老人家的。”
“皇上恕罪…”
“這么說,你是私底下與王朝輔接觸,走了后門?”朱由校聽見這話,倒也覺得十分有趣。
做皇帝這幾年,見到的太監無論大小牌子,無不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眼前這個,居然如此老實。
“你這倒是實話實說,叫什么?”
“奴婢王承恩!”
小太監說完,朱由校倒是又留意了他幾眼,不過很快也就將目光收了回去,淡淡道:
“念你誠意自首,姑且饒恕了你這一回,叫王朝輔來。”
“謝皇上不殺之恩,奴婢告退。”王承恩心下一緊,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待他走出暖閣,朱由校的目光瞥去,輕輕一笑:“這就是后來陪著朱由檢殉國的那個太監么…”
歷史上,王承恩能做到那個位置,若說完全是個老實的人,朱由校不相信,單說他能到乾清宮出現在自己面前,就絕對不是簡簡單單能做到的。
而且,據說這王承恩還是魏忠賢死對頭王安的門人,現在卻出現在宮里,那么只有一個可能。
這面相老實的太監,已經改換門庭,投了閹黨。
想到這里,朱由校嘴角上揚,向空蕩蕩的西暖閣中淡淡說道:“去查查他的底細。”
隨即,側殿中出來一名較事,抱拳行禮,轉身出了西暖閣。
說起此回罷內市之議,是因朱慈燃一周歲而起,在這件事上,滿朝文武異常齊心。
除了一些鐵桿帝黨,其余三分之二的文臣,就連魏黨官員都加入聯奏的行列,還是由內閣首輔韓爌牽頭。
韓爌那可是個老滑頭,自葉向高被誅,這位繼任的內閣首輔就鮮少在重大場合表露甚么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