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這話,朱由校懶懶看他一眼,輕笑:
“韓先生這意思,是怪朕沒有受足皇家教育,駕馭不了這個天下?”
“臣豈敢怪罪陛下,臣只是希望大明朝的皇長子、未來的國之儲君,能賢德有為,開創盛世。”
“嗯,如此想法倒是不錯。”朱由校并沒有生氣,方才不過是隨口一問,抬手示意他起身,道:
“可是有一點你說錯了,朕的子孫日后若做了帝王,可以賢,但不可以德,說太多你們也不理解…”
說著,朱由校忽然意識到自己又多說了,輕聲一笑,嘆道:“既如此,朕便準諸卿所奏。”
“司禮監擬旨吧!”
“著直殿監負責慈慶宮廊道、各殿灑掃之事,除舊換新,三日后,罷撤大內市集。”
“陛下圣明——!”
韓爌心中松了口氣,率領群臣伏跪山呼。
出了大殿,群臣并沒有很高興,韓爌與劉宗周對視一眼,并列下階,后者走了幾步,忽然說道:
“卻沒有想到,今日如此順利。”
韓爌也不知道說什么好,只是嘆了口氣,回到:“此番大動干戈,六部群臣一齊進言,鬧出這么大的動靜,還好不是無功而返。”
“幸甚、幸甚!”
劉宗周沒聽出韓爌的話外之意,大笑幾聲,率先下了石階,朝身后的首輔拱了拱手,自顧自離去。
......
“內市真的撤了?”
路上,一名宮娥有些不敢相信、
“這還有假,閣老六部一齊勸諫,陛下也擋不住啊!”
“這叫什么事兒啊!本來內市好好的,缺什么就能換點什么,現在可倒好,又叫朝臣們給建議撤了…”
幾名宮人走在一起,正對今日發生的宮廷大事評頭論足。
“內市挺好,為什么要撤?”
“說是有損皇家威嚴…而且內市的地兒就在慈慶宮外,皇長子一歲了,早晚是要搬到東宮受學的呀!”
“那些文臣你又不是不知道,與當今陛下作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倒是內市將要罷了,下回再設上,還不定什么時候呢。”
一名宮娥越走越快,道:
“我看,借著還有最后三日開市,都從屋中尋出閑置器物,一齊去內市上,與那些老公多換些炭回來留著。”
聽了她的話,余的宮娥們都加快了腳步。
“是呀,內市還有三日就罷了,以后想換炭來燒,就不再那么容易了,日子愈發冷了,多儲備上一些也好。”
“先把今年的冬月熬過去再說吧…”
伴著紫禁城中的銀雪霏霏,宮人們走在一起,倒騰著小腳,慌忙回到各自的小屋,用竹筐裝著平日用不到的閑置器物,喊來一些同樣要去內市的太監,替她們搬著往慈慶宮去了。
在那里,天啟王朝的內市,還有最后三日就要被罷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