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地方土司被逐漸“改土歸流”,邊緣、弱化,忠于朝廷的屯將們則成為土司軍的主力軍,因而徹底消除了四川地方土司的威脅。
自此,蜀中安定。
至于平定奢氏后,逐漸銷聲匿跡的貴州安邦彥,那又是朱燮元深深警惕的一個人。
只希望貴胄巡撫王三善能招撫安邦彥,不讓他再狗急跳墻,挑起戰事,不然又要生靈涂炭。
......
“教化土司百姓,拜托諸位了!”
在諸生震驚的目光中,朱燮元彎腰下去,向他們深深作揖。
諸生本就聽過這位四川巡撫安定署中,協討奢亂的赫赫大名,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四川,也有朱燮元的原因。
見狀,無論來之前是打著什么目的,亦都是恭順回禮,齊聲道:“我等必不負撫臺厚望,教化土民,亦足當平生一大快事!”
說完,門外忽然一陣蹄聲。
卻是自南京飛奔而來的王承恩,領著一行緹騎急匆匆地走了進來,人還沒到,聲音便就到了。
“四川巡撫朱燮元接旨!”
眾人為宣旨的太監、緹騎留了一條通路,亦都在竊竊私語,莫非是朝廷出了什么大事。
他們都是從各地入川的講學士子,幾個月未曾打聽什么國家大事。
一般來說,傳旨只需要司禮監派個人就行,但是這次來的這位穿著紅色錦服,很明顯在司禮監也是有些地位的。
朱燮元也注意到這些,在原地站定等待宣旨。
王承恩火急火燎地來到朱燮元身側,待左右錦衣衛分列站好,諸生與巡撫衙門官員俱都匍匐在地,便取出明黃色卷軸,鋪展于空,高聲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四川巡撫朱燮元平定西南、安定四川有功,加兵部尚書銜,總督九邊軍鎮及畿輔兵,賜尚方寶劍,授太師,以重事權。
命于京郊大營典閱大軍,擇期出關。旨到之日,即刻赴京,不得有誤。”
朱燮元沒有接旨,愣在原地。
一地巡撫,這已經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事權頗重,然而今日這一道圣旨下來,他成了天啟朝廷的第一任“督師”。
朱燮元從沒想到,自己會有做督師的這一天。
所謂督師,是有明一代皇帝以下最大的地方官員,對于地方的軍務、政務,皆有決斷之權,但并非定職。
這個職務是不能隨便給的,督師人選正確與否,不僅決定著整個戰局的走向,更對地方軍務、政務有較大影響。
據朱燮元所知,督師,一般是朝廷需要大規模用兵時臨時設立,根據圣旨來看,他要帶領九邊軍鎮及畿輔大軍出關。
不過他還是一頭霧水,出關干什么?
人在西南,忙于政務,倒是有一陣子沒有關注時下的國家大事了,等會兒接了圣旨,是要好好補補課。
剛想到這里,四川總兵候良柱穿戴著盔甲走進巡撫衙門,見王承恩正在宣旨,忙匍匐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