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剌溫山。
遼東的山林上空,已出現了魚肚白,而在濃密樹蔭及草地包圍下的哈剌溫山,似乎依然在沉睡。
據當地人所說,這是一座通曉靈性的古山,當年成吉思汗為一統蒙古各部,東征西討,就曾到此。
蒙古客列亦惕部的王汗被古兒汗打敗,逃至此山,成吉思汗率大軍征討至此處,封木合犁為當地的王汗,彼時的蒙古帝國東境便至此山。
夕陽西下,蕭瑟的山風將樹木拍打地嘩嘩作響,四下一片的寂靜。
偶爾竄出一兩只驚鳥,“嗖”地一聲飛過樹梢,驚起一陣波瀾,這便是尋常時候,哈剌溫山的唯一變化。
前不久,科爾沁五部聯軍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滅了幾個歸附于福余衛的小部落。
這幾個小部落之后,接下來被擊潰的便是庫倫部。
庫倫部其實是女真部落,早年歸附葉赫,參與葉赫首領金臺吉統領的女真九部伐建州之役。
庫倫部流落至此的故事,還是很有意思的。
葉赫部是萬歷朝廷特意福祉起來的女真各部盟主。
起先,萬歷皇帝對建州女真并沒有很擔心,聽聞建州的不斷冒犯,也只是下旨督促葉赫部壓制女真。
后來,努爾哈赤與葉赫那拉氏的矛盾不斷加深。
海西女真葉赫部首領卜寨聯合烏拉、輝發、哈達、庫倫及蒙古科爾沁等九部促成聯軍,發兵征討不服從大明統治的建州。
海西葉赫蒙古聯軍與努爾哈赤雙方戰于古勒山。
那一戰,由于葉赫等九部人心不齊,為努爾哈赤識破,因而大敗九部聯軍。
努爾哈赤率領下的建州六旗在戰中,無論戰斗力還是戰術上,都幾乎對海西女真九部形成了絕對的碾壓。
此戰,大明扶持起來的海西女真盟主卜寨戰死,烏拉部首領布占泰被生擒,庫倫部的首領諾顏翰亦在單獨比拼中不敵豪格,為其所殺。
此戰的結果,出乎萬歷朝廷的意料之外,這也引起了萬歷皇帝及朝廷要員的重視。
經過商議,萬歷一朝決定繼續扶植海西女真,并且督促遼東將領對建州展開軍事行動,以顯示大明的強硬態度。
葉赫部畢竟是大明官定的女真諸部盟主,勢力強大,努爾哈赤雖然戰勝海西聯軍,卻吸引來了大明的重視,依舊難以打開局面。
此后,努爾哈赤采納了漢臣范文程所謂的“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
但是很快,努爾哈赤假意臣服的意圖被萬歷朝廷識破。
在萬歷皇帝的首肯之下,決定接下來數年內遼東局勢的薩爾滸之戰,爆發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努爾哈赤必將自食惡果,為大明軍隊所滅的時候,薩爾滸之戰的結果,又讓葉赫等部意外。
號稱二十萬的明廷大軍,在楊鎬的指揮下實行“分進合擊,會師一處”的戰略,因而被努爾哈赤逐個擊破,一敗涂地。
杜松北路被努爾哈赤全殲,號稱第一猛將的劉綎也兵敗身亡。
唯有李如松部的遼東軍,完整撤出薩爾滸。
自那以后,萬歷皇帝病重,明軍轉攻為守。
努爾哈赤將六旗擴編為八旗,開始號稱不敗,建州鐵騎滿萬不可敵的消息,也是不脛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