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出師,朱燮元是頂著極大壓力的。
要知道,先前兵敗薩爾滸的楊鎬便是分兵五路,被努爾哈赤率領八旗軍逐一擊潰,“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便是薩爾滸之戰時努爾哈赤的至理名言。
憑借此戰,大金大汗努爾哈赤的威名傳到了萬歷皇帝耳中,后金才算是真正在遼東站穩腳跟。
直到失敗的那一刻,萬歷一朝的文武們也都不敢相信建州已經做大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遼陽西北五里之處,黃昏時分。
遼陽為大明朝廷苦心經營的遼東第一重鎮,常年屯駐重兵,東岳廟正建于此處,其規模也是最盛。
遼陽東岳廟,始建于正德十一年,規模宏大,殿宇集中建于山間,沿途林路崎嶇,遠遠看去,氣勢十分壯觀。
這里本是燒香拜佛之所,眼下卻是布棚林立,流民如云。
爐火旺盛的西邊,逃難至此的各家各戶遼民正起鍋做飯,熱氣騰騰,銅勺與鍋邊的交匯聲鐺鐺作響。
由于戰事緊張,熊廷弼下令堅守不出,這些逃難到遼陽的遼民不能入城,便只好聚于此處,茍延殘喘。
聽見今日就要講和,有人高興,有人不滿,可聚于此處的落魄遼民卻是越來越多了。
“來了!”
“韃子的馬隊來了!”
“不是講和了嗎?”
“蠻夷們哪會和你講什么信譽?”
猛然間,殿宇群落的北面,馬蹄聲四起,煙塵之下,無數青面獠牙的持刀女真騎兵沖出,怪叫大喊。
常年居于遼地的民眾早都被蠻夷逼迫得苦不堪言,拖家帶口到處逃難,可是各地明軍自顧不暇,又豈能擅自開城放他們進去。
遼民們見女真騎兵又追來了,便都逢魔了似的,你推我擁,拼命朝廟里擠,后邊也有人合掌念佛,祈求佛祖保佑。
廟里的僧人也怕奴騎大開殺戒,不敢沾惹是非,都拼了命的在門前抵住遼民,兩方正是爭執不下,后方忽然起了哭聲。
推搡間的人群陡然一靜,卻是一名嬰孩在亂時被其母親落下。
眼見女真騎兵就要趕到,一位中年男人登高疾呼:“有膽子大的,跟我回去救人!”
人群后面又出現幾名漢子,他們手中都無趁手的兵器,便撿起地上的長桿、銅勺,向奴騎奮死沖去。
“好一幫不怕死的尼堪!”
馬上,一名女真牛錄見狀嗬嗬冷笑,揮刀說道:“大汗說了,合約今日簽訂,就算要走,也得讓尼堪們知道知道我大金勇士的實力!”
“全都殺了,一個不留!”
一個不留!
這四個字如晴天霹靂,落在東岳廟的上空,落在這數萬百姓頭頂。
人群猛地一靜,跟著就爆發出了糟亂,百姓們驚慌失措,以至于爭相踩踏,浪潮般的涌入寺院,一時就連僧人們都制止不及。
女真騎兵揮刀殺來,如虎入羊群,頃刻間便橫尸一地。
哭喊聲、慘叫聲、嬰孩的啼哭聲,還有極少數奮勇抵抗的聲音全都匯聚一處,將東岳廟的念誦經文之聲盡都淹沒。
很明顯,女真人并不管漢人的佛祖。
佛門清凈之地,眼下已是成了人間煉獄,女真人揮舞著屠刀,寺廟腳下,血流成河。
“殺虜!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