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登萊巡撫衙門。
巡撫衙門位于蓬萊,當今的登萊巡撫,是于天啟二年上任的袁可立。
袁可立是當今朝臣中少有的實干派,他不僅有想法,而且也將很多想法付諸實踐。
朱由校最開始的設想就是熊廷弼主遼事,袁可立任登萊,現在事實證明,這個設想正恰到好處。
袁可立到登萊以后,朝廷也開始在山東發展軍器司。
現在為止,山東是軍器司除畿輔以外修建工坊最多的地區,天啟二年發往九邊的新式盔甲軍械,就是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山東軍器司的工坊。
軍器司是朝廷自己發展,登萊水師改組的成功,卻于這位如今的登萊巡撫密不可分。
原本的登萊水師,雖然名義上擁有數百艘戰船,可實際情況和天啟元年的福建水師一樣,主力都是蒼山戰船。
說白了,都是中看不中用,看上去旌旗遍布,一打起來卻都是臭魚爛蝦,和西方艦隊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袁可立到任時,福建水師與荷蘭東印度功夫殖民艦隊的戰斗還沒有過去多久,那場戰斗很多人都是知道,大明勝了,但卻是慘勝。
這場戰斗,大明擁有素質極高的海軍將領,水師官兵為了保家衛國,士氣也不低,可就是拿荷蘭艦隊沒辦法。
后來還是臨時招安鄭家,利用海戰能力極強的鄭家船隊,才勉強打贏了荷蘭人。
也正是當時招安了鄭一官,讓鄭家在接下來的兩年之中,發展極為迅速,現在已經有了些尾大不掉的前兆。
不說鄭家,袁可立到任時,發現登萊水師的情況稍微比福建水師強上一些,大約有三五艘小福船在“服役”,但這并沒有什么用處。
澎湖海戰的勝利沒有什么好高興的,包括朱由校在內,所有的人都在痛定思痛,究竟是什么,導致了占據絕對優勢的福建水師勝利如此艱難。
原因很明顯,就是艦船和火炮的差距,使得福建水師的數百艘戰船,連接近荷蘭人的艦隊都已經是難事。
痛定思痛,朱由校自此決心大力發展海軍,對于袁可立所求,一向是有求必應。
僅在天啟二年,朝廷就向登萊水師支給了數百萬兩白銀,袁可立就任以后,無心去理會什么同僚黨爭,全心全意撲在水師發展和支援遼東上。
到了這天啟四年,隨著遼東大戰的完全勝利,以及老奴的驟然病重,遼東攻守易行,熊廷弼則統率遼軍趁機反擊,收復全遼,形勢一片大好。
登萊水師的發展也初見成效,在各地水師之中,袁可立的登萊水師改組最為完全,已然成了標桿。
天啟三年下半年開始,登萊水師已經全面淘汰了舊有的蒼山船和小船,將小福船及大福船用作主力戰船。
這只是一個層級的提升,對于海戰的重要性卻是不言而喻。
澎湖之戰繳獲的荷蘭戰艦被軍器司細細分析,經過大筆投資和無數次失敗,總算仿制出了威力巨大的西方式火炮——鎮虜炮。
現在,鎮虜炮已經全面在九邊精銳、勇衛營親軍之中作為主力火炮使用,至于登萊水師,也配備著大量的鎮虜炮。
如果澎湖之戰再來一次,袁可立敢夸下海口,登萊水師的戰斗力完全不虛于來襲的荷蘭艦隊。
同樣艦船等級和火炮力度下,登萊水師將以優勢戰船數量碾壓只有十幾艘的荷蘭艦隊!
朝廷多年的發展沒有白費,每年耗費千萬的軍費,軍器司日以繼夜的鉆研,現在都看到了該有的效果。
但是,袁可立也是人,也是臣。
只要在朝為官,他就不可能完全脫離于爭端,這次推行新鹽法,他就明確的感受到,自己不可能再置身事外了。
最近,登萊兩府發生動亂的消息頻頻傳來,各地百姓似乎對朝廷改變鹽法很是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