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東廠在山東大肆抓人的消息紛至沓來,使得京師內也變得氣氛緊張,牛鬼蛇神都在靜待消息,暗自準備。
可接下來的一個消息,讓京師轉瞬間又變得平靜無波。
盧象升率領天雄軍到青州府才半個月,七戰七捷,斬首數千,迅速評定了民亂,正在班師還朝的路上。
民亂起的快,下去的也快。
地方上鬧不起來,京師里的人多少也就明白這件事最后的結局了,自然沒有人再敢為那些“亂黨”當什么靠山。
刑部尚書李養正府第。
經去年科舉大案后,朝廷的東林力量基本被肅清,李養正也是如今六部尚書中,唯一一個曾經與東林黨有過密切接觸的人。
當然,如今他還能在這個位置上坐著,也是在科舉大案發生的過程中及時與東林黨撇清關系的原因。
對于聽說了唐萬豐被抓消息的山東巡撫王惟儉來說,這是他所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現在無論怎么樣,畢竟都局限于地方。
京師中拉幫結派的,要是能拉一個刑部尚書下水,那必然也會有一大群的官員跟著下水。
到了那個時候,事情又要升一個級別。
就算皇帝再強勢,也不能把地方和京師一塊再清洗一遍,這樣做很容易失了人心。
其實王惟儉盤算的很對,真到了那個時候,朱由校的確很難能那么干,一塊把京師再殺一遍。
清洗地方是一回事,再清洗一遍朝堂,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地方上無論你怎么抓人、殺人,不過就是既得利益集團換了一批,手動給他們洗洗牌而已。
朝堂上經過上次的科舉大案至今,還沒有形成兩強對立的格局,這次朱由校就是要把溫體仁的浙黨推上來,在朝廷上和魏忠賢抗衡。
朝廷上的平衡很重要,這個平衡一旦被打破,朝局就會發生混亂,朝堂上亂起來,就不用提什么管束地方了。
地方官員,大多也是和朝堂各個大佬掛鉤的。
所以王惟儉的確抓住了重點,浙黨對抗魏黨這個新局面不形成,朱由校是不會再輕易動手的。
李養正有個習慣,吃夜宵。
他特別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命府中仆人坐上幾碟小菜,一壺美酒,坐在空無一人、滿天繁星的院子里,獨自享受。
這天也不例外,李養正剛夾了兩口小豆放在嘴里嚼著,然后滿上一小杯府中佳釀,還沒等飲進嘴里,管家便就匆忙跑來。
“老爺,有個人從山東遠道而來,說是有大事言說,面見老爺。”
“這個時候從山東來的人,還說是有大事相告…”李養正叨咕一句,美滋滋講小酒送進嘴里,砸吧道:
“不會有什么好事,不見,免得惹上一身騷。”
管家應了一聲,趕緊回去回復。
不消片刻,管家匆忙又跑回來,這次臉上帶了幾分焦急。
“老爺,那人說他是山東巡撫王惟儉的家仆,要是老爺不見,他就坐在府外不走…”
“可笑!”
李養正怒視這邊,冷笑道:
“他不走便不走,我吃我的酒,關我什么事?”
“出去告訴他,就算他在這里坐到天明,老爺我也不見!王惟儉自己趟了渾水,還要來帶上我,怎么想的。”
“哼,這事依本老爺看,最好就消停在地方,非要把京師也搞亂,他們這幫人就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