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有人建議讓孫傳庭就地筑城,派兵防守,以此遏制西虜,朱由校置之一笑。
這本身就是個蠢材才會提出的建議,要么說這人就是對兵事一竅不通。
就地筑城,不說勞師費力,也不說運送城磚、原料有多難,就算你一夜筑城,想守住也是極難。
有幾個人愿意背井離鄉,去如此遠的塞外常年駐守?
如果真的想守住,就不能只筑一座城,需要按照地形同時建造多處堅城,派遣大軍,遷徙百姓,這才是長久之功。
可關外路途甚遠,又不是農耕之地,難道要從關內一直持續運糧?
在朱由校看來,河套地區雖然已經收復,但卻只能讓蒙古人自守,現在自己需要做的,只是控制人心,以人心為長城。
那里其實和安南一樣,打下來容易,但是想要守得住,不僅難而且對財政反而是個負擔。
何況河套地區現在還不如安南,送給蒙古各部駐牧還行,明軍想要強行筑城而守,利益遠遠小于損失。
有時候,祖制需要更改,但是有的時候,老祖宗的政策才是最符合地方形勢的,需要延續。
“陛下,這是左翼三百余個大大小小部落的聯表!”王承恩捧著一份本子,來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天可汗…呵呵…”朱由校伸手接過來,看完后,其實并沒有什么高興之情。
左翼這幫領主不過也都是群唯利是圖的貨色而已,他們如果有更好的選擇,是一定不會臣服大明的。
不過既然他們臣服了,朱由校就要防止他們日后和林丹汗一樣,背盟棄約,將他們牢牢綁在自己的腳下。
天可汗這個名諱,是康喀爾提出來的,朱由校并不打算接受。
一來是沒什么用,二來,朱由校也不覺得自己配得上天可汗這個稱號。
或許,等真正干碎林丹汗和建奴的時候,朱由校會重新考慮冠以草原天可汗這個稱呼。
雖然,這并沒有什么卵用。
當皇帝這么久,朱由校早就對這些所謂的稱號不再那么看重,隨即說道:
“天可汗就不必了,他們能臣服大明,朕就已經很高興了。”朱由校放下聯表,說道:
“轉告他們,他們棄暗投明,大明當然歡迎,只不過還是要一碼歸一碼!”
“去年在大同擄掠的大明子民要全部歸還,每一個部落的領主,都要讓自己的直系繼承人來京師武學院學習。”
“朕宅心仁厚,幫助他們培養繼承人,以免日后誤入歧途,這種苦心,朕不說,他們也應該明白!”
“出關作戰的將校,皆隨孫傳庭凱旋回京,朕在京師親自迎接,為他們舉辦凱旋式!”
“制同以往,凱旋式后敘功升賞!”
......
左翼諸部得到大明擊潰察哈爾部的消息,起先是不可置信,而后便是歡騰。
林丹汗被打跑了,這對他們的意義可真是太重大了。
簡單來說,他們不僅活下來了,而且還為自己找了一個比察哈爾部更加強大的靠山。
看起來,大明不僅是體量大,打起仗來也不會含糊!
“帶卓克圖!”大帳之中,留守大臣康喀爾意氣風發地向外大吼一聲。
眾左翼領主也都是議論紛紛,等著一個人的到來。
很快,被五花大綁的烏珠穆沁部領主卓克圖被綁到了帳內,毫不留情地遭到了眾領主的大罵。
“卓克圖,你該死!”
“就是因為你,擅自殺害那些關內人,搞得我們整個部落差點兒跟著你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