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點頭說道:
“孫承宗曾是朕的老師,教導皇子,他的確是不二人選,忠賢哪,這份圣旨就由司禮監擬吧。”
魏忠賢自然明白皇帝這話中的意思,連忙說道:
“奴婢明白,這就親自回去擬旨。”
“嗯,去吧。”
魏忠賢離開以后,朱由校看了一會兒春節時難得的景色,然后轉身回了坤寧宮。
......
河套一戰,孫傳庭率領明軍大破察哈爾部。
這一仗,打出了中原王朝的威風,那之后,左翼二百余部望風歸順。
朱由校一紙圣旨,在年節前后新封了十幾個左翼的郡王,為各部劃定駐牧之地,在歸化城敕建王府。
二月底,隨著左翼、塞北三百余蒙古部落的繼承人被送至京師帝國學院就讀,被擄走的十余萬百姓也都陸續歸家。
一時間,塞外底定。
世人皆說,自成祖五征以來,塞外如今到了最為安全的時刻。
隨著小冰河期的臨近,冬月愈發長了,直到三中旬才見化雪,但總歸是又到了萬物復蘇的時節。
欽天監與《京報》有司合作,在全國報房刊印最新的歷法,以官府免費發放的形式,及時送到每一戶百姓的家中。
接到歷法的家庭,陸陸續續開始忙著耕田種地,開始天啟五年的農忙。
至于各地的商人,他們沒有一刻是閑著的,年節時還在走南闖北的也大有人在。
隨著全遼收復的時間開始久了,前往遼東的商人開始逐漸愈發增多。
為期二十天的年假結束后,整個朝廷大機器又開始運作。
上至內閣、六部,下到地方有司、官府,都是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值得一提的是,廣寧參議孫承宗被召回京師,擔任詹事府的左詹事,負責教導五歲的皇長子朱慈燃識字禮儀。
孫承宗先教皇帝,再教皇長子的傳奇經歷,倒是成為了百姓和士子們的談資。
至于天啟皇帝讓皇長子五歲就出閣讀書的舉動,無疑引起了滿朝文武的議論。
因為這幾乎就代表著,帝國皇太子大位已定。
后宮倒是沒有什么動靜,至少表面上幾個妃子之間依舊和睦,年節過后,張嫣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教導朱慈燃。
至于朱由校,現在也有事沒事就去文華殿一趟,看看自己兒子有沒有偷懶。
當年自己偷懶,當爹的自然有當爹的道理,無需多問,可朱慈燃不能這么學。
還有一個事,最近劉老太妃老是派人來找朱由校,要他抽空去寵幸一下良妃王氏。
倒不是說朱由校厚此薄彼,而是因為那天封完妃以后,壓根就忘了還有這么一個人。
畢竟除了一后三妃以外,還有一大堆秀女和嬪妾在守活寡。
朱由校剛即位那會兒,皇宮里都是千瘡百孔,連自己安危都顧不上,哪還有心思老想著懟炮。
聽了劉太妃的話,也是覺得實在對不住那位姑娘。
王氏從全國秀女中脫穎而出,這么優秀,就為了當自己老婆,而自己卻讓人家在后宮給自己守了五年的活寡。
要是多了,也就算了,偏偏只留下一個,讓人家在后宮待著多尷尬,多無地自容。
沒說的,朱由校立即給劉太妃回復,說是已經記下這事兒,這個月肯定去寵幸良妃。
收到這個回復,畢竟君無戲言,劉太妃也就不再催了。
一直到三月,皇宮內外都沒什么大事,各地的百姓和官員們也是按部就班,自己做自己的事。
直到某一天,山西總督辦司的一份密奏,將整個朝廷的注意力都牽扯到了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