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國家祥瑞之兆,工部特進賀表及靈芝,恭祝陛下及中宮殿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說著,崔呈秀垂頭下去,將賀表和靈芝一同拖在手上,等著內侍來接。
朱由校等王朝輔接了靈芝,微眸一眼,道:
“近年來各地災害頻繁,朕設賑災有司,于各地興建賑災工程,其司歸工部直領,諸位功不可沒。”
“崔呈秀你身為工部尚書,朕的肱骨之臣,一身功勛,更不在這一塊靈芝上。”
“聽賞,工部官員,每人賞銀一百兩,上好宮綢五十匹,將靈芝熬為數份,每人一份。”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下去吧!”
崔呈秀連忙點頭,連忙叩頭謝恩,回到班列之中,擦了擦滿頭的大汗。
這時,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出列,朗聲道:
“政教修明,時和年豐,百姓樂業,方為祥瑞。此靈芝生長于黃河水邊,也乃奇物,當敬天勤政,惠養元元。”
朱由校一聽,心中無奈。
盡管在這個時候,這個李邦華說話還是不顧著別人的面子,不過好在他沒有再勸諫什么了。
也是略一沉吟,道:
“愛卿所言甚是,照此去辦吧。”
李邦華行禮道:“陛下圣明!”
隨后,繼工部之后,兵部、戶部、禮部、刑部、吏部,各部堂官先后面陳政事常務,宮局有司、內十二監也都陳述宮務。
這些都分別由朱由校和張嫣一一妥善處理,這樣一來,殿內氣氛略有緩和。
誰料輪到六科言事的時候,這些最喜歡嘴碎的言官們,還是出了茬子。
不過今天這件事,是朱由校授意,讓魏黨官員提的。
一名魏黨官員,名喚陰應全的出列跪道:“啟奏陛下,臣有要務面請。”
朱由校面色不動,抬手道:
“起來說吧。”
陰應全望了一眼朱由校身旁的魏忠賢,暗暗點頭,道:
“陛下,天啟四年,北鎮撫司查辦張家口范家于戰時向韃虜輸送糧草、馬匹、鐵器,本已結案。”
“可臣昨日在京師桂春坊,竟見到范家之子范永斗,事發突然,未能了解更多,特請詳查!”
這話一出,激起了千層浪。
群臣在乾清宮議論起來,魏忠賢向下打了幾個顏色,隨即,更多的魏黨官員紛紛出列。
“陛下,臣早聽聞范永斗曾于杭州出現!”
“臣在蘇州的一個侄子也說在去年八月見過范永斗,我那侄子本本分分,憨厚老實,說話不會作假!”
隨著越來越多的魏黨官員附和,似乎范永斗還沒死的消息已成事實。
刑部尚書李養正從未聽說過這種事,范永斗不是早就被殺了嗎?怎么還會出現在這么多地方?
一個陰應全,可以說他是信口開河,可如此多的朝廷大員眾口一詞,這事情就是另有隱情了。
無論如何,身為刑部尚書,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與其等著眾人問過來,倒不如自己先站出去,想到這里,李養正倉皇出列,跪道:
“陛下,臣實不知情!”
“此案當日移交北鎮撫司,三法司全然未管,范永斗若真未死,定有隱情,臣惶恐,一定盡快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