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軍戶逃亡,當地官府會到逃亡的軍戶家里抓另一丁壯,謂之補缺。
這也就導致了廣大軍戶娶妻難的現狀,沒有幾個女人愿意嫁給軍戶,因為如果你嫁給軍戶,相當你把你全家也給坑了。
有的軍戶的確想到過解決辦法,就是犧牲自己,讓整個宗族脫離苦海。
即一輩子不娶妻子,不生育兒女,他們想著,自己一死,軍戶的身份也就到此為止。
但是這依然不行,朱棣對此也有規定,如果軍戶家里沒人,九族上下總不可能一個人都不剩。
地方官府還是會到那名死后無嗣的軍戶親族中抓一戶來頂替,謂之頂缺。
那軍戶如果不跑,老老實實地在衛所干活、賣命,熬到退休總該能好點了吧?
還是不行…
朱由校也覺得很奇怪,大明就連孤寡老人的安置和免費福利院、藥局都想到了,可就是沒有為軍戶提供哪怕任何一種形式的“退休保障”。
簡單來說,就算是有個退休后頤養天年的保障,也能讓這些可憐人凄慘的人生有個盼頭不是?
永樂二年,還是朱棣,說讓后世皇帝務必遵行,明旨規定:
“凡屯軍年六十以上及殘疾、年幼者,令耕種自食。”
說白了,你干一輩子軍戶,給朝廷兢兢業業種地,駐軍,到了年老、傷殘的時候,還得自生自滅。
唉!怎一個慘字了得!
所以說,朱由校打從一繼位開始,就在醞釀著改革衛所,好能讓軍戶過的好點兒。
把這個延續二百余年,到今日已經落后的制度,徹底改革掉!
至于朱棣的祖制,朱由校說實話心里并不在乎,因為那根本不是自己的祖宗。
朱燮元聽到這個收稅力度,直接倒吸了一口涼氣!
軍屯已經如此稀少,軍戶里就算有少數還想老老實實種地的,也在被衛所軍官和地方權貴剝削。
在這種軍戶地位最低的情況下,還要征收比普通農戶更為苛重的軍屯稅。
說句不好聽的,這就是不想讓人活著,逼他們造反!
聽到這話,就連底下的軍戶們眼神都是變得黯淡無光,因為他們實在從這種日子里,看不見什么希望。
朱燮元嘆了口氣,他實在是很想給這些軍戶一個承諾,可稅收這種事,確實不是他能做主的。
這不是請出尚方寶劍殺一個指揮使,稅收,只有當今的皇帝能一語明斷!
他呼出口氣,道:
“一千頃軍屯,十萬軍戶,卻要征收如此高額的屯稅,本督今夜就會奏上京師,為大家請求降稅!”
“本督說的,不是你們鎮西衛的軍屯稅,是山陜兩省所有衛所的軍屯稅!”
直到這時,眾軍戶們才是抬起眼睛。
降低軍屯稅,這種好事,打從天啟三年降低田畝稅時他們就在日盼夜盼了。
只是,皇帝能不能同意…?
有人相信皇帝既然能降低田畝稅,那軍屯稅肯定也有希望。
有人則依舊絕望,他們覺得,衛所涉及全國,又有洪武、永樂兩朝祖制在前,根本不可能。
況且皇帝不過二十余歲,怎么敢違背祖宗的意愿?
朱燮元看著底下的議論紛紛,蹙起眉頭,因為他沒有從中聽見多少意料之中的歡呼雀躍。
更多的,是沉默和冷眼旁觀,相信會降稅的人實在是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