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快,第二個進來的人,就給朱由校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第二個人也是朱由校主要拉攏的對象,軍機大臣,掌管畿輔番薯、馬鈴薯等新作物在皇莊推廣、種植的王在晉。
直到今日,朱由校總算知道,王在晉是位能臣,但他無論受過多少皇恩浩蕩,其心只是忠于大明,而不忠于自己。
王在晉一開口,朱由校的心就涼了半截。
這位少言寡語的朝堂重臣,從來沒有像今日這般的有主見,這樣的能言善辯和令人厭煩。
“稟陛下,鎮西衛之事,武定候的死,臣痛心不已。然臣以為,據此為由牽連甚廣,改革衛所,此舉不妥。”
“太祖皇帝圣訓,子孫輩不敢忘,以衛所養全國之兵,此為大明根本之制,一旦更改,國本遭變,大明危矣!”
“陛下明見萬里,恕臣斗膽直言……”王在晉說著,連連叩頭。
朱由校坐在御座上,看著他這次勸諫自己,就像往次念叨那些作物推廣成效一般倒背如流,心中也是十分好笑。
到現在,朱由校實在是對這位能臣是又愛又恨,過了好一會兒,才是皺眉問道:
“你家有幾口衛所戶役,分得多少軍屯,得了多少好處,能讓你也這樣站著說話不腰疼?”
王在晉一愣,不明所以,抬頭囁嚅道:“陛下…”
“朕真是覺得奇了怪了。”朱由校連連搖頭,陣陣冷笑:“怪就怪在,朕沒想到,連你也會與朕侈談什么祖制!”
王在晉確確實實是被皇帝這忽然變得凌厲的眼神給嚇得渾身一哆嗦,戰戰兢兢地道:
“實在是皇室宗親、各地文武、各黨各派,都害怕陛下清查屯政,大家商量叫我在今日勸諫…”
“而臣也是真的認為,衛所屯政是大明的根本,不可輕動,這才會……”
“呵呵,朕明白了,你是代表其他人進來當說客的。”朱由校滿臉的冷笑,看著他道:
“難道你就不明白,當今的大明已經是病入膏肓了?”
看著王在晉空洞的眼睛,朱由校更是忍不住高聲的教育起來:
“是,朕不去動太祖的祖制,大明現在能繼續這樣病下去,可十年以后呢?二十年以后呢?”
“王在晉,你是個能臣,朕很信你,也重用你!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你知道最后是什么后果!”
“大明不能有亂子,到那個時候,受苦的還是天下百姓!”
“你知不知道,鎮西衛這次動亂,會有多少無辜百姓死于亂軍之手?朕不去壓服這些無視朝廷法度的亂軍,誰來?”
說著,朱由校喝問道:
“朕說的話,你到底明不明白?”
王在晉聽得滿頭大汗,渾身發癢,只覺得自己實在是昏了頭了,居然會進來說出這種話來。
他連忙跪在地上,猶豫再三,卻也還是不肯說出任何支持的話來。
只不過最大的改變,是他不再勸諫什么祖宗成法不可變的蠢話來了。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朱由校知道,他不是不肯支持,而是不敢,畢竟衛所制度,沒有幾個人會真的敢于說出自己支持皇帝改革這種話來。
朱由校雖然理解,但心中仍止不住失望。
看著他,看著這位自己曾經倚重的社稷能臣許久,朱由校無力地擺擺手,聲音中沒有半點感情:
“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