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接連碰了三個軟釘子,朱由校也不再有什么心情繼續召見下去了。
可是朱由校心里明白,這件事必須要在今日有個了解,召見還是要繼續召見,不這么步步緊逼,他們是不會真正開始站隊的。
接下來的召見,讓朱由校看清了此時朝中的大致分布。
圍繞在魏廣微、魏忠賢身邊的“閹黨”們,有三分之二仍對改革衛所表示贊同。
有一些文臣,也因勛貴集團的加入而表示贊同。
除此以外,反對派并不以誰為首,這次與往常的黨爭不同,因為反對的人來自各黨各派,齊黨、楚黨,就連溫體仁新提拔起來不久的浙黨也有。
除此以外,近乎有三分之一閹黨出身的大臣,反復思索,也決意反對改革衛所。
夜晚,朱由校在暖閣里沉思著踱步了好半天,氣氛十分壓抑,一個時辰前送來的晚膳,直到現在都還沒動。
小閹、宮娥們面面相覷,都不敢打攪。
總的來說,現在只有三分之二的閹黨和勛貴派表示贊同,反對派的力量,還是要高于他們。
在朝堂尚且如此,何況是受影響最大的地方官場?
不過很快,朱由校發現此時有相當一部分的朝臣,斡旋其間,既沒有明確表示贊同,也不敢聲張反對。
如果這些人表示贊同,贊成派的力量在朝中就會超過反對派,這樣一來,朝中也就穩住了。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能讓這些搖擺不定的朝臣,意識到哪一方更有勝算呢?
這些人都既歌頌皇帝想要改革的意思,也贊同朝中聲威日漲的反對呼聲,理由也是各種各樣。
不過,朱由校從中摸到了一根命脈——搖擺不定的大臣們,都以刑部尚書李養正馬首是瞻。
李養正,曾是東林出身,但卻沒有受到兩年前科舉大案的牽連。
科舉大案期間,他以謙謙君子的身形周旋其間,這讓無論在野的東林黨人,還是如今的閹黨群臣,都對其有所好感。
而自那以后,李養正也時時注意與各派力量保持同等距離,兩年以來,以自由人的身份,從未越界。
朱由校以天子之威臨壓,強行逼迫滿朝百官站隊表態,眾人皆是心中惶亂,尚主意未定的朝臣們,急切的需要一個主心骨。
很快,一個人、兩個人,都將目光放在了李養正身上。
朱由校明白,只要拉攏了李養正,便可反敗為勝!
就算朝中贊同的呼聲成為多數派,地方上依舊會是一邊倒的局勢,所以不論如何,這都會是一場持久的、激烈的交鋒!
所有人都以為當晚,李養正也會得到召見,后者也是認為如此。
他在府中喝了清茶,吃了點心,覺得心力都準備得比較充沛了,便是靜坐等待著圣旨到來。
半個時辰、一個時辰、三個時辰……
圣旨遲遲不來,夜已深沉,李養正睜開眼睛,此時他身旁的管家早已趴在石桌上熟睡。
“看來是不會來了。”李養正喃喃一聲,才剛起身,一名家仆便就從外驚慌失措跑來:
“老爺,廠公來了!”
李養正先是一愣,隨后淡淡一笑,他早該料到。
這個時候,皇帝沒有動聲色,很明顯是在給人授意。
給誰授意?
除了“權傾朝野”的東廠廠公魏忠賢,還會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