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上到底怎么說的?”
那亂軍被勒的有些喘不過氣,慌忙后撤幾步,才是向周圍人歇斯底里地狂叫道:
“朝廷說鎮西衛這次是聚眾造反,上到楊副將,下到普通把總,但凡是手里帶兵的,皆以同罪論處!”
“就連…就連岢嵐州的知州,鎮西衛轄內的衛所文官們,也都要平叛后清算,革職的革職,殺頭的殺頭!”
“怎么會這樣?這要殺掉多少人?!”侯業差點沒站住,忽然間想起什么,連忙又問:
“來的是誰,是張萬邦嗎?”
“最先接到圣旨的是西北大營,前天連夜出的兵,不知為什么消息才傳到城里!”
這亂軍說完,周圍的人才是徹底慌了。
這次平叛,沒有去動地方衛所的一兵一卒,而是直接越過山西當局,出動了西北大營。
西北大營在等級上,是要高于山西官軍一個層面的,屬于接到命令才會出動的特別部隊。
這樣的部隊,一旦出動,就是毀天滅地。
而西北大營的總督又是誰?
馬世龍!
這位爺可不是什么好相與的角色,雖說早年在遼東犯過錯誤,卻也戰勝過建奴多次,也算當朝大將。
眼下山西境內,馬世龍在軍中的威望,只在朱燮元和張萬邦之下!
天啟元年,朱由校下詔選邊軍兩萬,在山西靈丘建立起一座延綿數里的營盤,便是如今的西北大營。
而西北大營設立的目的,和天啟三年的江南大營差不多,即為向北支應邊關警事,向南威懾中原。
西北大營歷年都會從九邊之中挑選新人加入,號稱選鋒,條件苛刻,如今帶甲精銳也不過五萬。
這一次,還不知道來了多少人!
侯業只知道,這一次朝廷是來真的,西北大營一旦出動,整個事件就徹底變了。
要知道,就連林丹汗入寇,圍大同城的那一次,西北大營也沒有出動,因為沒有必要!
而現在,西北大營南下了。
這也就是說明,鎮西衛現在不是在鬧餉,也并非簡單的炸營,而是徹徹底底的造反!
這條路,已經回不了頭了!
很明顯,皇帝是要用一次碾壓式的勝利來宣告朝廷對地方上有力的統治,也是在用行動證明這次改革衛所的決心。
朝廷在山陜有西北大營,在山東有登萊水師,畿輔更全是追隨皇帝親征過的驍勇京軍。
在金陵,皇帝一次南巡就收回了南勛手里的軍權,改制南京,裁撤六部并各院,建立了江南大營。
江南大營的總督更是出身于勇衛營的皇帝嫡系,黃得功。
直到現在,地方上的文武們才是知道,朱由校究竟為這一次改革衛所下了多大的一盤棋!
很簡單,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朱由校是不會動手的。
“快去派人找楊副將!這里不能待了,召集部下,隨我撤出城,向南跑!”侯業反應倒是快,當即就決定撒丫子走人。
西北大營已經是邊軍精銳,領兵的還是那個早有聞名的馬世龍,無論怎么樣,留在這里只能是等死。
等死是不可能的,向南還有一線生機!
雖說眼下九邊、畿輔,甚至于山東,都是以皇帝直接掌控的兵馬居多,可是南方,依然是成片的死水!
打不過西北大營,打不過邊軍,還打不贏那些和自己一樣,什么也不是的衛所兵馬嗎?
何況,現在的衛所兵馬,大部分還在觀望,也并沒有幾家肯對朝廷效死,這就是生機!
眾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何況圣旨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這一次鎮西衛的事,武將派系從上到下,但凡是手里有兵而且參與造反的,不論官階大小,不講一點情面,不留任何活口。
簡言之,把鎮西衛徹底清光,然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