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現在,朱由校基本上已經明白烏斯藏目前的情況了。
也就兩個選擇,要么等著歷史上的固始汗發跡,自己把烏斯藏打下來,然后歸順中原。
要么先下手,把烏斯藏和青海徹底捏在手里。
其實哪個都行,只不過現在固始汗還是個十三歲的小屁孩,等他統一烏斯藏和青海,至少要到二十年以后。
再等二十年,什么變故都有可能發生。
朱由校一是等不起,二是也沒那個閑心坐等著收錢,自己派兵出去,收回國土,刷新一波功績,這不香嗎?
諾爾布看著愁眉不展的天啟皇帝,心里是很虛的。
他也明白,現在的烏斯藏對于大明來說,沒有一定要管的必要,畢竟已經幾十年沒派文官去過了。
正躊躇間,朱由校也是沒有直接回答,說道:
“你先回去吧,三日之內,朕一定給四世**一個回答。”
諾爾布的心依舊懸著,但至少知道,自己不會枯等而毫無結果了,于是便揖身道:
“還望陛下能以藏內百姓為重。”
出了教堂,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時辰,朱由校望了一眼仍舊看不到邊的圍觀群眾們,對王朝輔說道:
“走吧,回宮,朕有些餓了。”
這次出行太影響京師的交通了,不少人為了等著看朱由校,一上午什么事兒也沒干。
有些來辦急事的,也被堵著動彈不得。
還是盡早回宮吧,京師畢竟是京師,主干道這么一直堵著,還是會影響到很多人的。
何況朱由校也是真的餓了,急著回宮用膳。
經過了這一上午的插曲,很多人見到了只活在傳說中的天啟皇帝,自然有了吹噓的資本。
可日子還是要本本分分的過,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看見天子一面或許新鮮,但畢竟得不到一毛錢。
種地的還是得扛著鋤頭下地干活兒,養家糊口,官差們照舊巡街,維護鄰里治安。
在天子儀仗隊的最后一面旗幟消失在承天門廣場以后,尾隨而來的人群很快散去。
往日間熙熙攘攘的京師,又恢復了以往的繁華。
......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倒是進入了較為平靜的時候。
內閣和西班牙使臣迪亞士商量了三天,簽訂了一個在貿易協定之上,進一步的軍事互助協定。
并且為了以后軍事行動好商量協作,以大明皇帝朱由校,西班牙及葡萄牙皇帝腓力四世的名義,成立了一個明西聯合議會。
這個議會現在主要有八個席位,大明和西班牙各四個。
議會成員平時一般不召集,可一旦召集在一起,不出意外那就是要開始商量一起打誰的事兒了。
商量好這些,迪亞士心滿意足地回去向腓力四世稟告了。
對于烏斯藏,朱由校思慮再三,還是決定插手,畢竟烏斯藏、青海,這些領土加在一起,真的不小了。
何況如果能收回這么多的國土,將來就也有希望從這兩個地方征兵參戰,長久來看,好處總比耗費的資源多。
所以,朱由校已經給諾爾布一個明確的回復,說是一定會管,如果藏巴汗繼續竊占烏斯藏,大明甚至不惜出兵剿賊。
沒錯,是剿賊,不是開戰。
因為朱由校壓根不會承認藏巴汗這個自封的“汗”,也不會承認藏巴汗國這個奇奇怪怪的玩意兒。
藏巴汗鬧的再大,在大明這里,不過是一個“賊”。
順手,朱由校一紙圣旨諾爾布,讓他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