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陛下的福,這次軍器司在大佛朗機人的幫助下,制作出了第一批的紙質彈丸。”
朱由校愣住了,“紙質子彈?”
在槍彈的發展史上,紙殼子彈雖不是那么有名,但在槍彈歷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現在大明所使用的火槍,般都是直接從槍口往內加子藥,或者是裝入鉛彈,從明初以來就是如此。
這種裝填方式,操作緩慢而且每次的裝藥量不確定,射擊效果也不穩定,這是發明遂發裝置以后,軍器司一直想要解決的問題。
而西班牙人所說的定量裝藥,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式。
在現在這個時代,尚沒有后世那樣先進的加工技術,但是總有辦法,大約半個世紀前,瑞典人發現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
為了使裝彈速度加快,且藥量一定,紙質彈殼應運而生,并且最先在瑞典陸軍開始成批的使用。
最初的紙質彈殼只使用紙卷成的筒,里面裝有火藥,但彈頭與之分別裝入,裝填速度仍較慢。
后來西方各國見瑞典陸軍使用這種紙質子彈以后,戰斗力獲得了極大的提升,便紛紛效仿。
到了如今,紙質子彈的技術在西方已經相當成熟。
有人發現,如果把彈頭和火藥一同裝入紙質彈殼內,可以進一步提高裝填和射擊的速度。
西班牙人在簽訂協議后,將這些技術都教給了軍器司的匠戶們。
當然如今的西班牙也不是半個世紀前了,西班牙皇室將大量從美洲掠奪來的金子用于奢侈,而不是發展工業。
這也導致了他們的發展程度現在稍落后于其他西方國家,但相比大明,西班牙人的作戰方式和槍炮,無疑還是先進的。
對于學習別人,朱由校一向都沒什么羞恥心。
你不去正視自己,永遠意識不到自己哪方面有多落后,也就不會去學習,只有學習才能變強,變強了,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既然有些東西我們自己研究出來很難,那為什么不選擇直接學現成的呢?
不論是為了西班牙人是在表示誠意還是什么別的,這種技術的傳入,對眼下大明火槍兵戰斗力的提升,無疑是巨大的。
如果能把這種方式普及下去,朱由校相信,建奴那些所謂滿萬不可敵的八旗騎兵再也不會可怕。
滿萬不可敵,一直以來都是個笑話。
“現在成批生產這種紙質彈丸有什么困難?都可以向朕提。”朱由校沖畢懋康說道。
后者聞言,臉上的確是犯了難:
“陛下,火藥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難處在于制作這種紙質彈丸的工具,我們沒有。如果想批量制造,就得從其它國家大量購買工具。”
“我們向西班牙購買的第一批工具,被荷蘭艦隊給截了。”
朱由校聞言,臉上的興奮之情消散下去不少。
這也就是說,現在雖然知道怎么造紙質子彈,但是還沒有自己生產的能力,工具造不出來。
想造工具,不僅需要聘請西方技師傳授技巧,也要購買一些國內目前沒有的精密零件。
總而言之,以現在來說,短期內是造不出來這種方式工具的,唯一的方法只能是進口!
西班牙倒是可以低價購買,畢竟是協約國,這種東西對西班牙來說,并不難造,難的是怎么運過來。
根據畢懋康所說,現在海上的商貿已經被荷蘭人給封鎖了。
這么看來,這一仗倒是非打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