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進行的很順利,澎湖一帶,隨著鄭家船隊的加入,荷蘭艦隊主力陷入鏖戰。
而打到現在這個時候,登萊水師還沒有一條主力戰船加入戰斗。
當天下午,數百艘以中小型戰船,如沙船、烏船、兵船、座船等組成的龐大艦隊,開入雞籠港。
荷蘭人在雞籠的港口此前已經被沈有容率領登州營擊毀,現在只有一地的殘骸。
留守的荷蘭人只有二百多人,遠遠看見如此龐大的水師來襲,也是干脆果斷地放棄了抵抗,出示白旗投降。
在投降這方面,西方人想的一向比大明這邊要開放。
他們心里沒什么非要忠貞為國的想法,在這些留守的荷蘭人看來,這種根本打不贏的戰斗,就沒必要去送死。
何況留守的二百多個荷蘭人,實際上的皇家海軍士兵,也只有四十幾個,大部分都是預備役海員和商船上征調來的水手。
在對方有著絕對優勢下選擇投降,這并不屈辱。
于是,天津海防游擊將軍賀虎臣幾乎是在絲毫未傷的情況下,就收復了雞籠港。
雞籠港內還停靠著八艘荷蘭的商船,除了許多本打算前往日本、馬尼拉等地貿易的物資以外,還繳獲了大批的武器裝備。
這其中,就有大明從西班牙購買用于制造紙質鉛彈的精密器械。
看見這些,賀虎臣非常高興,他本打算來此大干一場,卻沒想到,荷蘭人投降的如此干脆。
收復雞籠和釣魚嶼的行動中,只在釣魚嶼遭到了海盜的頑強抵抗。
不過從剛開傳回的消息來看,明軍已經上岸,釣魚嶼內殘存的海盜,早晚也都會被清剿一空。
而登萊水師的明軍并不同于一般的水師官兵,袁可立獨特的練兵方式,使得他們雖然精習海戰,陸地上卻也比一般的衛所官兵戰斗力更強。
釣魚嶼。
上岸的明軍有兩千余人,由萊州總兵張盤麾下青州守備率領,一上岸就擊潰了小股海盜的阻擊。
然后,明軍開始對釣魚嶼島內進行地毯式的搜查。、
最先去的就是島內唯一的小鎮,釣魚鎮。
大隊明軍進入小鎮,一時被眼前場景驚呆了,小鎮外,正有一個深坑,雜七雜八地堆放著上百具尸體。
海盜們明顯是想將遇害百姓的尸體集中焚毀,但是并未完全燒盡,現場顯得烏黑一片,四處狼藉。
守備沉默了半晌,嘆息道:
“將大坑填上,也算是給他們入土為安了。”
隨后,他下令道:
“傳我的命令,搜遍整個釣魚嶼,也要找到藏匿海盜的蹤跡,一個不留,以告慰死難百姓的在天之靈!”
“遵命!”
一聲令下,明軍紛紛沖入小鎮。
小鎮最中央,豎立著一根巨木,巨木上綁著一名貌似是富家出身的婦人,她沒穿衣服,身上皆是一道道觸目驚心的血痕。
顯然,臨死前,她沒少受那些海盜的折磨。
這一幕,看得入島復土的登萊水師官兵們都是攥緊了拳頭,心中騰起火焰,恨不能將那些海盜大卸八塊。
“派人去雞籠,向賀游擊請示,增派一千人來釣魚嶼,任是這座島內有多少藏匿之所,我也要將這些海盜斬盡殺絕!”
守備官恨恨說道,隨即,一名官兵向后方戰船的停泊之處飛奔。
賀虎臣聽聞釣魚嶼的慘狀以后,也是有些惋惜,立即增派兩艘兵船,各載官兵五百,向釣魚嶼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