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這個消息,大殿上起初寂靜一陣,繼而便是成群的聲討。
“陛下,紅夷議和使團近日才抵京師,如今便出了這樣的事,足見他們議和之心不誠!”鎮遠候顧肇跡跨步出列,抬頭說道:
“臣請統領水師,收復馬尼拉!”
“此番水師南下,乃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必要使南洋諸國,知道我天朝之威!”
說的是收復,而不是開疆,因為大明早在二百多年前的永樂時期,就已經控制過印尼諸島。
這一點,許多人心里都清楚,只不過后面的事不好聽,來了個土木堡之變,幾十萬精銳毀于一旦。
那一戰,跟隨朱元璋開國的淮西勛貴,跟隨朱棣靖難的功臣勛貴,兩大集團幾乎全部戰死。
然后安南丟了,朝廷在東南海域的控制權逐漸喪失,就連舊港宣慰司也占領不住,撤軍回來了。
顧肇跡話音剛落,又一人出列,朱由校看去,卻見是西寧候宋裕德,他也說道:
“陛下,臣贊同鎮遠候的說法!”
“紅夷如此藐視我大明天朝之威,戰敗后竟還敢做出此等行徑,天下共誅之!”
“臣請命誅殺在京紅夷使團,以謝在舊港遇難百姓的在天之靈!”
武將還有勛貴們,一聽到這個消息,當場就炸了,是請戰的請戰,痛罵的痛罵。
朱由校寬慰地看著下面,人心可用,這就好辦。
文臣們的臉色也都不好看,許多人都是跟著武勛們一齊大喊,有少部分人,卻還在猶豫不決。
畢竟,大明自宣德以來,可是再沒有過這種規模的遠洋出征過了。
文官們想事情,顧慮的總比武夫們要多,而朱由校,的確也是被這個消息給搞得面色大變。
不過卻沒有當場說什么,只是面色發黑,起身離去。
隨著天啟皇帝一言不發地離開,皇極殿上的聲討愈發激烈,尤其是武勛們,沒了皇帝的壓制,一個個全都跳了出來。
“這些紅夷番子,我看是不想活了!”
“我看,朝廷這次必須要為南洋百姓做主,不然消息一旦傳開,我大明百姓在南洋豈還有立足之地?”
這個聲音,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
“正是!”顧肇跡冷哼一聲,回道:
“就算是不在大明,他們還是大明的子民,他們的身后有朝廷,有在朝的各位!”
宋裕德也道:“說的不錯!諸位都是領兵的武將,身受皇恩,就該為陛下分憂!”
這個時候,一直不吭聲的張維賢突然發笑,冷冷問道:“老夫這里只有一句話,大明的百姓在外頭受欺負了,怎么辦?”
“打回去!讓他們知道這樣做的下場!”鎮遠候顧肇跡第一個大聲嚷嚷,這般嗓門,直使得不少文臣微微皺眉。
西寧候宋裕德隨之說道:“打!必須要打,在舊港的紅夷人,一個都不要留!砍了他們的腦袋,堆疊成觀!”
底下武將,勛貴們也紛紛喊起來。
“大明遇害了多少百姓,我們就要千倍、百倍的奉還回去!”
“這次將南陽的紅夷人全都殺光也在所不惜,要讓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紅夷人,知道怕字怎么寫!”
“諸位,聽我一言!”見張維賢發表態度,勇衛營總督陳策也站了出來,說道:
“英國公說的也是本督所想,是時候派水師南下,收復舊港宣慰司,讓南洋諸國看看,日月山河還在!”
“天朝之威,絕不容許夷番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