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哈哈一笑,道:
“大明是天朝上國,朕是這大明的皇帝,說話還是作數的,朕要你走,你就可以走了。”
迪爾庫沙聞言,松了口氣,揖身道:
“下臣告退。”
看著莫臥兒一行人離開,西暖閣中也是議論紛紛。
很明顯,剛才莫臥兒帝國慫了,在大明皇帝的狠話面前,這個莫臥兒使者不僅屈膝下跪,甚至連出這個門也不敢。
這樣一來,大明和莫臥兒孰強孰弱,很明顯了。
眾使臣對視幾眼,紛紛用各種語言說道:
“參見大明皇帝陛下!”
“真臘、尼泊爾、暹羅、東烏、瀾滄…,愿意成為大明的附屬國,永世向大明稱臣納貢!”
朱由校抬手示意眾人平身,眼神示意一下湯若望,然后用底氣十足的聲音說道:
“空口無憑,這次朕召爾等前來,就是為簽訂藩屬協議。”
隨后,一名鴻臚寺官員上前,將早已用各種文字擬定好的番薯協議交給各個國家的使臣。
朱由校看著階下的眾多使臣,說道:
“只要簽訂了這份協議,諸位就都是我大明的藩國,各自朝貢還有詳細條款,都在協議中了。”
“為表誠意,只要在協議范圍內,爾等之國,都是我大明在外的保護國,如無特殊情況,禁止互相征伐。”
“如有爭端,來找朕解決。”
說這話的時候,朱由校著意看了一眼暹羅和東烏的那些使臣,這兩個國家,是世仇,只怕沒那么好化解。
朱由校實際上也無心化解他們的仇恨,藩屬國還只是第一步,往后還要重建三宣六慰體系,借以控制整個東南亞。
盡管強行講和讓這些互相征伐不休的國家使臣有些不滿,可迫于朱由校的壓力,他們還是都同意了。
于是,眾人移步皇極殿,那里早有鴻臚寺和禮部官員在等待,與他們正式簽訂協議。
天啟六年一月六日,大明在同一天內與三十六個東南亞及南亞次大陸國家、番邦,簽訂了藩屬宗主協議。
協議一經簽訂,隨即生效。
在協議中的暹羅王國、瀾滄王國、真臘王國、尼泊爾王國、東烏王國、占城邦國,以及其余的小國,全都成為了大明正式在海外的朝貢國。
而大明,首次以一個遠東強權的身份在世界爭霸格局中出場。
根據天啟六年藩邦協議,全部三十六個藩國,全部被禁止互相征伐,違者必將遭受大明的嚴懲。
大明的全部百姓在這些國家擁有高于其本國國民一等的政治地位,所有國家都與大明全面通商。
協議中的一條隱藏福利,便是作為大明同盟國的西班牙,在這些地方的已有殖民地全都要被迫撤出,返還給本地國家。
不過,大明會給予因此遭受損失的西班牙一筆不菲的賠償金。
剛剛戰敗后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撤出殖民地則沒有賠償,這是他們在馬尼拉合約中應該做的。
按照協議,大明將視任何遵守協議的藩邦為保護國,對任何一個藩邦開戰,視作對大明與全部的藩邦宣戰。
番邦之間的戰爭,由大明皇帝朱由校進行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