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權衡下,大不列顛、法蘭西等國,甚至是奧斯曼這種國家,都開始讓自己的商船向馬尼拉繳納關稅。
要不說十七世紀是大航海的時代,一個馬尼拉關稅,簡直是讓朱由校笑開了花。
除此以外,馬尼拉,還有荷蘭人割讓的婆羅洲以北文萊、三發兩個殖民地,也陸續都有明軍進駐。
這兩個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卻有橡膠、胡椒以及眾多的香料資源,明軍接手這兩處殖民地以后,正在與本地的華人領袖協商。
明軍打算雇傭本地華人大規模開采這兩處殖民地的稀缺資源,其最為主要的,便是橡膠。
至于說橡膠到底用來做什么,明軍還不知道,他們也是頭一次知道這東西。
隨著明軍在婆羅洲、馬尼拉的開采活動,大批原本本土上聞所未聞,但卻流通全球的貨物開始流入大明。
軍器司正在加班加點,試圖將橡膠、稀土這些新奇的礦產資源,應用到各個領域。
比如橡膠,軍器司很快發現,這種東西質地柔軟,甚至比布匹更加好用,還可以用來做腳靴。
橡膠制作的車輪,也比原本的木制、鐵質車輪更加好用。
而錫礦,有極佳的耐銹性,還可以與銅結合成青銅,一些礦產,甚至可以被用在火炮和火槍上,提高威力和穩定性。
拿到好處之后,朱由校意識到海外擴張的種種好處,對于馬尼拉,更加不可能放手了。
......
杏花微雨,柳色青青。
自古文人士子便偏好北方春雨,皆因喜歡其能恰到好處滋潤一冬干涸的土壤,又能及時收束,來得干凈,去得利落。
相比之下,南方陰雨終日綿綿不絕,總似蘸墨太飽的筆端,濕破宣紙,使人心神不寧。
幾日前,山東普降天啟六年春天的第一場雨。
這次本應如同過往一樣,水汽在空氣中凝結,寄托著人民五谷豐登的的希冀,降落在塵土中,消散在云霧之上。
可是雨水落下,空氣中卻傳出遍地的哀嚎。
春雨沾衣,蝗蟲浸滿了水坑,遍地餓死骨,為天啟六年這一整年,染上幾分不詳與禍患之兆。
濟南府,歷城。
“好哥兒,你快醒醒。”一處土房中,小女孩搖晃著幾日沒有吃飽飯的十幾歲男孩,滿眼的濕潤。
“下春雨了,好哥兒,你快醒醒…”
可是無論她怎么搖晃,躺在枯黃炕上的男孩都是緊緊閉著雙眼,毫無聲息。
幾天前,他們的父母相繼餓死,小哥哥為了保護妹妹,不得不外出乞討,將所有的食物讓給她。
然而這大災之年,山東六府,顆粒無收。
朝廷雖然大力賑災,但人畢竟不能勝天,每日依舊有大批的百姓餓死、遷徙。
這位“好哥兒”,終究是在昨天夜里,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心中耿耿于懷的,只剩他尚在人世的妹妹。
搖晃了半晌,女孩兒似乎意識到什么,趴在好哥兒的尸體上,默默哭泣。
而就在屋外,正有成批瘦骨嶙峋的饑民經過。
一個男人默然地向屋內瞟了一眼,然后面無表情,拖著他愈發沉重的雙腿一步步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