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沒有這么闊過!
除此以外,遂發槍、鎮虜炮、手銃此類先進火器,也都在軍器司的日夜鉆研下相繼問世,成批的下發到邊軍手上。
熊廷弼一拿到這些,就組建了一個規模達三萬人的“神器營”,在校場內整日的槍炮大作,用大批量的子藥訓練新兵。
據說,這支神器營每月訓練所用的子藥、鉛彈,都是以百萬為單位輸送。
當然,這三萬也不都是正兵,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負責火器維護和運輸的輔兵。
斥資打造這種規模的成建制火器部隊,在遼東甚至于整個亞洲,都已經是屬于首創。
而熊廷弼這樣做的資本,自不必多說,那是來自于背后京師源源不斷的軍費。
隨著大明參與大航海,并且在遠東貿易占據一席之地,起碼現在來說,資金,已經不再是朱由校的一個難題。
養兵費錢,但是朱由校從不在這上面有任何的吝嗇。
朝廷有錢,銳意革武,下頭的軍隊自然就會變得精銳,從而士氣高昂,日日求戰。
這兩年后金雖然在皇太極的手中有所整頓和復蘇,但是在朱由校引領下的大明,前進的腳步,顯然更快!
愈發覺得,自己不應該只滿足于一個大汗之位。
皇太極自從即汗位以來,忙于內政,近些年都是無暇顧及挑起戰端。
只是南鄰的朝鮮王國,如此孱弱的國家,居然也敢和大金叫板,這讓他很不舒服。
想曾經,努爾哈赤在位時,八旗軍英武無敵,薩爾滸之戰以少勝多,大敗明朝四十多萬精銳。
那個時候,朝鮮國連年都在進貢,十分老實。
及至努爾哈赤兵敗沈陽,又匆匆病亡,在大明的暗中相助之下,朝鮮國出現所謂的“仁祖反正”事件。
而新任的國王李倧,竟然又遣使與明朝聯絡,不再向大金進貢。
現在的皇太極,覺得自己已經可以騰出手來,開始做一些這幾年一直都想做的事情了。
前些年國書被朝鮮國無視的事情,皇太極一直耿耿于懷。
這次皇太極不再是試探,是有準備而去,天啟六年三月中旬,他再度以大汗之尊,向朝鮮國王李倧發了一封國書。
內容沒有變化,勒令朝鮮王國成為后金的藩國,稱臣入貢,否則將讓女真十萬大軍,踏平朝鮮王京。
這次,朝鮮似乎也已經覺察到后金的狼子野心,收到國書之后,朝野震恐,連忙派人向大明求援。
與此同時,皇太極也在赫圖阿拉準備一件大事,他覺得僅憑大汗這個名號,已經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威望。
皇太極要做皇帝,和大明皇帝一樣,做大金的皇帝,他要登基稱帝!
朱由校那個毛頭小子,不過和自己一樣的年紀,連他都能當皇帝,自己有何不可?
這樣的心思,在他的心中愈發膨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