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準備妥當,留下一個女真牛錄和三個漢軍旗牛錄,隨后繼續向東,再度祭天出征。
......
新甸堡,始建于萬歷初年,城墻周長三百米,敵樓十米,為磚石結構,因為扼守河道,且只有南門,易守難攻。
然而,眼下的后金八旗兵遍布新甸以西平原,前后絡繹不絕,一眼望不到盡頭,旌旗亦似潮水涌動,如狂飆一樣,直撲奔而來。
明軍守將柴榮一手按著城墻,眼睛瞪得銅鈴般大。
他倉皇后退幾步,被家丁攙扶住,卻甩手掙脫開來,下意識道:“傳令,守城,誓死守城!”
言罷,卻是跌跌撞撞的下城去了。
新甸堡只有一個南門,兩面環河,西側都是后金的兵馬,本來是易守難攻的堅城。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個曾經跟隨李成梁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老將,早已不復當年勇武,變得貪生怕死,喜好權勢。
柴榮單人獨騎從南門奪路而出,亡命奔逃。
看在守城的明軍眼中,軍心一下子就涼了半截,再看看正跨過護城河攻殺過來的后金軍,更加是一哄而散。
皇太極幾乎兵不血刃,再下一城。
不過他仍舊沒有什么高興之情,現在為止,他依然沒有碰見熊廷弼麾下的遼軍。
那個據說每年耗費明朝千萬兩軍費之巨的遼東新軍,那個堂堂正正擊敗他的父汗努爾哈赤所率領八旗的遼東軍。
努爾哈赤在遼陽戰敗之后,終日郁郁寡歡,背疽再犯,又經受東江毛文龍那么一嚇,當即魂飛天外,憋著一口悶氣而死。
這是皇太極心中永遠的痛,更是他如此注重收拾人心這種策略的原因。
攻取新甸堡以后,皇太極還是一樣,發布告示,留下三個牛錄的漢軍旗,然后馬不停蹄的渡河向東。
后金軍如潮水一般,飛撲向寬甸六堡,前后接連天地,喊殺的聲音相隔數里,仍舊清晰可聞。
三日之間,兩堡已陷,下一個便是長甸堡。
不過在這里,皇太極以為頃刻可下的一個小堡,卻成了整個寬甸地區戰局的轉折點。
新甸堡守將柴榮竄逃至此,沒成想一日不到,后金軍便追趕而來,當即便要再逃。
剛一轉身,卻被長甸堡的守將李希爵攔住,他持刀道:
“柴老兄要再向東逃嗎?”
柴榮此刻已成驚弓之鳥,連忙點頭,根本沒看出李希爵眼中的騰騰殺氣,連忙點頭:
“快逃吧,韃子殺來,就不好走了。”
李希爵搖頭,“我真為李帥痛心!”
話中的李帥,自然不是現任的遼東總兵李如楨,只能是曾經殺得女真各族丟盔棄甲的李成梁。
柴榮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就見刀已經架在了脖子上,也是當即發難,怒道:“李希爵,你要找死,別攔著我!”
“你還以為,這是李成梁在世的時候嗎?”
“給我把你的刀拿開,你以為你是誰!”
李希爵看著被嚇成這副模樣的柴榮,冷笑:“我羞于爾等為伍,長甸堡守軍聽著!”
“修整軍備,與韃子們拼了!”
“寬甸堡的大小曹將軍,一定不會放棄我們的,我們多拖住建奴大軍一刻,遼東百姓的損失,便會少上幾戶!”
“陛下就在身后看著我們,整個大明,都在看著我們!”
“大明不會兩次敗在韃虜的手上,我們是男人,是男人,就要有血性,我李希爵,誓于長甸堡共存亡!”
言罷,他手上一用力,一顆腦袋便是滑落在地。
李希爵舉起柴榮仍舊在冒血的首級,高聲道:“再有敢言后退者,皆同此獠!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