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火器營,放炮,鳥槍隊準備!”
不久之后,一陣接連天地的撼響再次出現,接近萬人的明軍后陣火器營飛速運作,根本不將道理,將遠程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不等集結起來的萬余科爾沁騎兵沖過一半的路程,鎮虜炮發射出的霰彈便在上空炸開,雨點一般落下。
頓時,科爾沁騎兵便是一陣的人仰馬翻。
“砰砰砰——!”
遠處,一隊明軍騎兵喊聲大作,舉起手銃向他們接連不斷的發射,又使得科爾沁騎兵倒下一片。
奧巴身邊一名百戶被擊中腦袋,當場炸成了西瓜,紅的白的潑了他一身。
剩下的科爾沁騎兵這時也都是玩了命,不再后退,用腳靴上的馬刺不斷刺激坐騎,拼命向前疾馳。
“砰砰砰——!”
明軍陣前的千人遂發鳥槍隊在科爾沁騎兵進入射程前數息見開火,鉛彈撲朔朔地擊打過來。
奧巴看著周圍的勇士越來越少,滿眼都是血絲。
然而頭頂接連炮響,眼前槍林彈雨,一個不注意,他的肩膀便也中了一發鉛彈,鉆心似的疼。
總算沖到了蒙古彎弓的射程之內,奧巴大吼一聲,從身上拔出箭來,搭在弦上,對準了陣前一個手持鳥槍的明軍兵士。
那明軍兵士猝不及防,被直接射了個對穿!
余的蒙古騎兵,也都是開始頂著明軍的銃炮開始射箭反擊,然而,造成的傷亡終究有限。
現在的遼軍,人人都有全身的衣甲,就算被射中的,也鮮少會直接陣亡。
隨軍的醫官會飛速上前,將受傷的兵士拽到后陣,進行戰地醫療。
完備的建制,也是明軍軍心穩定,立于不敗的一個關鍵。
科爾沁人在拼命的反擊,但是遼軍的火器營乃是熊廷弼兩年心血的結晶。
為維系這一支總人數在兩萬人的遼軍新軍火器營,大明每年單單在這支火器營身上耗費的軍費,就多達二百余萬兩!
這是一支用彈藥喂出來的精銳火器營,整體建制甚至比京師神機營都要齊全。
從戰前列陣的鳥槍手,后陣炮手,再到搬運彈藥的輜重兵,以及日常維系大批火器的維護兵。
戰場上他們發射出去的每一發鉛彈,都是后面大批后勤兵多日維護的結果。
總的來說,這是一支真正的近代化全員火器兵團。
鎮虜炮都是連續用一批發射,炮管發熱后,再換上另外一批,將原來的用冷水冷卻。
至于鳥槍隊,則是將三段擊戰術與排槍戰術相結合,達到了不間斷開火。
面對這樣的火器兵團,硬沖的結果,就只能是自殺!
等奧巴竭盡全力沖到明軍主力跟前時,身邊的近萬科爾沁騎兵,就只剩下了不到四千人。
沖鋒的時候,他們戰死及逃散的人馬超過了半數!
更令奧巴絕望的是,整個過程,明軍真正的主力步軍,都在靜靜列陣。
等待他們的,是銅墻鐵壁一般的遼軍大陣!
這一仗,就是一場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