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卻因一次小小的塘報而震怒不已,沒有原因怎么可能?
他估計,八成皇帝就是想演這么一出戲,做給朝鮮人看,畢竟和平接管朝鮮這種事,不是小事。
天啟皇帝意欲吞并朝鮮,這種手段,可比林丹汗當初強行兼并土默特那次高明多了。
朝鮮人心在明,而不在他們自己的王。
這次后金侵略,朝鮮北四道糜爛甚重,就連王京漢山都失陷了,兩名大將戰死,無數軍隊潰敗。
朝鮮國王李倧繼位不足三年,就遭逢這種劇變,威望已經是冰點。
加之李氏王室中最有威望的大妃死于漢山王宮,現在的李氏王室,實際是不得人心的。
身為天朝上主,大明需要利用人設才行。
東林黨玩轉的手段,在這種時候格外的管用,大明軍隊一進駐朝鮮各大城鎮,無論派去的王爺有沒有從政的本領,南北八道勢必四海清平。
前后高下立判之下,不出三代,大明派去的親王,就會在入朝明軍的幫助下,徹底取代李氏,主政朝鮮。
屆時,罷黜李氏為朝鮮國王的權柄,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了。
......
過了幾日,正值深夜,萬籟俱寂,朝鮮南部覺華島外海域,登州營水師停泊駐地,總兵張盤正坐著沉思,忽聽艙房外有人說話:
“御前都監府兵監李正,張總兵在營中否?”
張盤沉吟片刻,腦海里搜尋著這個名字。
都監府,現在設置了礦監和兵監兩種太監職位,前者負責管理畿輔各地的礦場,打擊私人礦場,征收礦稅。
后者顧名思義,是設置在軍隊中的。
只不過都監府的兵監不同于以往的太監監軍,天啟皇帝曾有明旨,嚴禁太監干預兵事,所謂兵監,不過是糧餉轉運使,叫的好聽罷了。
現在的兵監所管的,多半是后勤糧餉的運輸,并且因為有兵監存在,該部隊的兵械、衣甲更新換代也會更受朝廷重視,因而比一般的部隊要早。
自毛文龍的東江軍嘗到都監府兵監的甜頭后,現在各地的將領們,都要自請兵監入軍。
現在兵監幾乎成了是不是主力的證明,九邊及登萊水師、勇衛營等部隊,都有專門挑選的兵監調度糧餉。
而都監府,建立之初便受錦衣衛下屬北鎮撫司監察,太監們貪墨軍餉皆被定以重罪,輕則抄家滅門,重則株連九族。
由于錦衣衛和東廠的對立性,再加上現任都指揮使許顯純也是個狠角色,所以錦衣衛監察起都監府,那是特別的盡心盡力。
張盤想到這些,其實對兵監的印象并沒有那么壞,起碼在皇權鼎盛,吏治清明的本朝看來,都監府還是個好東西。
兵監一般都是皇帝挑選御前太監外出擔任,是輪換制,也就是說,一個太監不會連續在一支部隊擔任兵監超過五年。
而相同的,同一個太監,最多擔任兵監或者礦監,不得超過十年,這都是朱由校親自定下的規矩。
張盤確認自己與這位兵監素無交情,不知為何突然到訪,想想也還是打開艙門迎他進來,坐下道:
“李掌監有何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