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三個月的時間,朱由校下旨誅殺衛所亂兵數以萬計,讓全天下看見了自己推行衛所軍改的決心。
衛所幾十萬大軍化為云煙,但是殘存的衛所兵依舊很多。
陜西十二個衛,有八個指揮使造反,十一個設于要沖之地的守御千戶所,全部造反。
這些造反的軍頭們,無一例外全部銷聲匿跡,或死于亂軍,或如孫立一樣被斬首示眾。
余下四個在亂時沒有造反的衛指揮使,也都是心驚膽顫,早先便繳納了名下全部田畝的田冊,稱愿伏法。
自此,整個陜西全部的衛所,重新歸為右軍都督府統轄。
朱由校利用五軍都督府掌管全國衛所的計劃,正在一步步實施。
離開西安的五天之后,勇衛營的隊伍還沒有走出陜西境內。
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朱由校正坐在御帳內,對著昏黃的燭光,下筆如飛地寫下一道道政令。
陜西衛所的形勢已經明朗,清查十二衛及十一千戶所軍屯的行動,更是已經暢行無阻。
在整頓衛所的同時,朱由校也順手把根深蒂固的白蓮教收拾了一遍,搗毀了包括白蓮教陜西香壇在內的三十余處分壇。
白蓮教隱藏得極深,雖然這次還是沒有剿滅干凈,但是朱由校知道,這起碼能令他們在未來的幾十年內沒有辦法繼續呼風喚雨,這就夠了。
這其中,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朱皇帝微服私訪這么多次,向來都是己揍人,從沒有人迫己,頭一次遇到了性命之危。
接下來的事兒更令人不敢相信,堂堂天子,居然陰差陽錯的混到白蓮教香壇里去了,還被他們的圣女邀請入教。
這件事,現在回想起來,朱由校還是覺得實在荒唐。
那林聰兒冷傲如寒霜,卻形神俱佳的氣質,也令朱由校覺得眼前一亮,記憶猶新。
只是不知,離開香壇后,林聰兒去了哪里。
搖搖腦袋,朱由校再次將精力放到眼前的昭告詔書上,天下未定,哪有什么心思去考慮兒女情長。
大亂之后必大治,必須盡管給陜西衛所形成一個新的規則制度,否則整個陜西這么一折騰,多半要繼續亂下去。
二十萬京軍和邊軍,都是驍勇善戰的精銳,不能陷在陜西這個泥潭里走不開,日后開疆拓土,穩固邊關、討伐后金,還需要他們效力。
實際上這次來看,除了衛所損失慘重以外,最為受苦的還是陜地的平民百姓,衛所軍隊亂起來的時候,可謂是六親不認。
整個陜西,先是天災不斷、到處饑荒,緊跟著白蓮教又到蠱惑人心,以鬼火之事攛掇百姓謀反信教。
這次朝廷動兵處理衛所,更是兵災,給地方上造成的危害也是最為嚴重的。
陜西一地,天災**、紛亂不休,百姓死難者甚重,好不容易等來衛所大治、白蓮伏法,才剛剛看到太平未來的曙光。
不盡快出臺新政策,撫境安民,這點曙光便會轉瞬即散,平民百姓們若是沒有安寧曰子可過,如王二那般造反謀活,只會愈發增多。
深吸口氣,定了定神,朱由校提筆伏案,在詔書上添了這樣幾句話。
“凡陜地衛三十三所,一概廢除兵丁、農役世襲身份,補發歷年積欠之餉、糧,準許歸家。
以陽武候薛廉任右軍都督府左都督,擬定安東中屯衛、西安等諸衛空缺指揮使之職人選,報朕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