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圖爾格率領的女真騎兵與薊州總兵猛如虎的部下正展開白刃戰,兩軍刀對刀,槍對槍,廝殺得異常慘烈!
圖爾格率領的騎兵,不過五千余人,但人人皆是白衣白甲白旗白馬,乃是皇太極身邊最為驍勇善戰的巴牙喇騎兵。
金軍中,最為驍勇者才能擔任馬甲,也就是騎兵,而馬甲中的佼佼者,才有入選巴牙喇護衛營的資格。
盡管陣前受阻,但圖爾格親領的五千巴牙喇騎兵,居高臨下,還是將猛如虎的部下殺得不斷后退。
薊州兵畢竟剛剛在陣前被熊廷弼斬殺了原本的總兵,新上任的猛如虎,不僅在薊州沒有親信和根基,也與部下不熟。
再加上有些人尚對老總兵之死心存不滿,這就難免造成薊州軍戰力發揮失常。
圖爾格騎在馬上,手揮虎槍去尋猛如虎,猛如虎這個名號也并不是浪得虛名,兩人捉對相斗多時,仍難解難分。
猛如虎心生一計,率領西側薊州軍穩步后撤,圖爾格緊追不放,緊緊咬住薊州軍的屁股。
在路過一段坡路時,猛如虎腳下打滑,摔倒在地。
一下子看不見主帥,再加上本來薊州的將校也對這名主帥不熟,都以為猛如虎是自己跑了,一下子軍心大亂。
圖爾格率巴牙喇騎兵沖殺過來,薊州軍全軍潰敗。
圖爾格哈哈大笑,即率領三千余巴牙喇騎兵乘勝追擊,追過約三里光景,熊廷弼后軍的曹文昭和曹變蛟兩路遼軍奉命飛馳增援而至。
薊州軍畢竟是帶甲的邊軍精銳,看見援軍趕來,而猛如虎又出現在戰場上,很快調整陣型,再次蜂擁殺回。
突然間兩萬明軍蜂擁而至,圖爾格大驚失色,急令撤軍。
可這還沒完,渾河北岸,響起震天的喊殺聲,卻是寬甸總兵滿桂率領八千余騎兵率先趕來會合。
這些騎兵盡皆精銳,一人三馬,人手一桿精悍短銃,一邊擊發,一邊喊叫著沖殺。
圖爾格率領的巴牙喇騎兵,乃是兩黃旗中最為精銳的五千人,但對渾河北岸的明軍根本毫無戒備。
一時間,人馬慌亂,自相踐踏,加之被寬甸騎兵威力巨大的手銃擊中,死傷殊為慘重。
前軍一亂,后軍堵塞。
圖爾格親眼見到,自己身邊的兩名巴牙喇牛錄,先后為明將曹變蛟和猛如虎斬殺。
他慌忙調轉馬頭,趁機逃脫。
沒走幾步,身后卻是傳來一聲大喝:“奴酋,哪兒跑!你滿桂爺爺來了!!”
滿桂為蒙古插漢部族人,但是現在已經完全漢化,說的是漢語,行的是漢禮,乃是熊廷弼麾下遼軍最強的騎兵將官。
滿桂手疾眼快,趁圖爾格未曾來得及調轉馬頭,便猛揮長刀,一刀抹過圖爾格的咽喉。
這位后金開國的五大臣之一狼狽摔落馬下,捂著不斷飆血的喉嚨,渾身極為痛苦的痙攣一陣,這才一命嗚呼。
八千寬甸騎兵如同一柄長劍,在滿桂的率領下,從北側殺出,猛然間擊穿了八旗騎兵中最為驍勇的巴牙喇騎兵。
圖爾格已死,兩員巴牙喇牛錄也分別死于曹變蛟及猛如虎之手,余下的騎兵頓時驚慌失措,紛紛敗退。
滿桂、猛如虎并大小曹各部,一路越戰越勇,一直追到中軍廝殺的皇太極與熊廷弼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