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疲憊的嘆了口氣,順著牢房外的戰壕向圍攻陣地走去。
在最想打仗的路德維希都下定決心,用掘土和刨坑的方式擊敗要塞內的帝**后,知道自己不用列陣送死,給火炮當靶子的士兵們立刻爆發出極其強烈的主觀能動性。
被火炮蹂躪得不像樣的軍營,在一天之內就被他們“改造”成巨大的工地;一夜之間,數千士兵就“變”出了數量龐大的木鍬,木鏟、木錘和大小各異的運土容器——大部分應該都是用被火炮摧毀的防御工事,拒馬和木樁一類改造的。
為了方便運送泥土,許多在港口當過傭工的士兵們在泥濘難行的戰壕里鋪設了簡易軌道;泥瓦匠出身的低階工兵們一轉身成了工頭,模仿著過去讓自己痛恨不已的身影,指揮起一幫下士和老兵們。
在這種前所未有,無與倫比的熱情下,原本預計四天的前期工程僅用兩天就已經全部完成。
并且不僅僅是效率高,這幫人修建戰壕的水準讓人相信比起軍隊,他們更像一直長期承包土木項目的工程隊。
被炸斷的交通壕重新被打通,炮彈留下的沖擊坑被改造擴建成臨時營地,狹窄擁擠的通道,短短兩天時間就擴建成了可以讓三人并排行走的寬度。
甚至為了加快工事修建效率,迷宮般的戰壕網內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標識和路牌——“炮彈街”緊挨著“矮腳巷”,“公共餐廳”對面左拐就是“紙牌俱樂部”;新擴建的區域外,還掛著“開發中”和“小心腳下”的指示語木牌。
泥濘骯臟的陣地戰壕正在變成一座熱鬧非凡,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城市”。
原本還擔心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的路德維希,很快就發現自己可能想多了——只要能保證不讓這幫士兵打仗外加一天兩頓飯,不用二十天他們就能把戰壕挖到雷鳴堡的城墻下。
但準將大人并沒有因此而感到驕傲或者自豪,連一點點看見勝利曙光的喜悅都沒有;相反,他此刻的心情更加悲觀了。
寧可拼命挖戰壕也不肯爬出泥坑,哪怕敵人會開炮的概率微乎其微,也不愿冒著被炮彈轟擊的風險在圍攻陣地上行動——這是一支何等膽小如鼠的軍隊!
指望這種在大霧天敵人一輪突襲就全線潰散的渣滓,真的有希望奪回雷鳴堡嗎?!
對于這一點,安森反倒是很樂觀。
己方軍隊水平低下沒關系,只要敵人更爛就行。
按照卡爾·貝恩上尉的評價,帝國步兵不僅戰術僵硬死板,抱著密集陣和排隊槍斃不放,士氣更是一個偽命題——指揮官還活著的時候或許有保證,一旦軍官陣亡就會當場潰散,沒有例外。
炮壘爭奪戰的結果,基本證明他的說法。
真正讓赫瑞德帝國引以為傲的,是他們強悍的炮兵部隊、騎兵和騎士軍官團——所以只要能讓守城的帝**無法發揮火炮優勢,在攻城戰中只能依靠少量精銳騎士和步兵的帝**,短板將暴露無遺。
明面上的戰斗還是有希望勝利的,真正危險的接下來短兵相接的戰斗,以及背地里謀劃著什么的舊神派。
所以只要還沒弄清舊神派到底想干什么,哪怕土木工事徹底完工,安森依然會想盡借口推遲路德維希的進攻計劃。
因為風險真的太高。
哪怕不得不冒險,也至少要等到自己基本掌握了血脈之力,有自保的本錢之后,還要盡量規避替路德維希背黑鍋的可能……
“回來啦,我的團長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