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嗎?”卡爾搖搖頭,目光卻始終沒有從克洛德的臉上挪開:
“要死人,死很多人的,因為我們…必須掩蓋自己的錯誤,所以就讓他們不明不白的去送死?”
“值得!”克洛德無比肯定道,眼神中散發著無盡的威嚴:
“只要能換來弗朗索瓦家族的崛起,換來瀚土的崛起,再多的犧牲…也是值得的!”
話音落下,裝滿猩紅液體的酒杯被他“砰!”的摔在地上。
摔得粉身碎骨。
于是,三十萬瀚土大軍就在克洛德·弗朗索瓦的堅定不移下,趁著八月這個盛夏之末的時節,繼續向西挺進。
當然,即便是背靠瀚土最富庶的米斯特和繁榮的圖恩兩大公國,而號稱“三十萬大軍”的瀚土軍團實際也只有十萬出頭,但也做不到完全倚靠補給線就能提供所有的后勤,那樣先頭部隊可能還沒有抵達預訂地點,就要先活活餓死了。
因此,這“三十萬大軍”必須分頭前進,倚靠沿途的補給減輕后勤壓力——順便還能騰出些運糧食的輜重車,多運點兒軍火什么的。
在認真衡量了保持戰斗力的最佳兵力,以及各方勢力間的平衡點之后,克洛德·弗朗索瓦將整個軍團一分為五。
首先是王家軍團,前身是他之前的大公親衛隊,擴編和補充了一大批裝備了奧古斯特軍工廠裝備的新兵組成,各種火炮和步兵裝備基本和克洛維軍隊沒有太多區別,最強大的遠程火力是二十四磅臼炮,主火力是六磅步兵炮,部分精銳甚至裝備了昂貴的后裝步槍。
這支部隊自不必說,由克洛德·弗朗索瓦親自指揮;因為有全軍最多的火炮,因此要沿著大路,居中前進。
緊接著是兩個邊境軍團,核心主力是混編的艾登和圖恩軍團,步兵裝備基本完整,或者說至少能做到人手一桿槍,火炮則要差一些,只有少量野戰炮,但因為混雜了不少領主的私兵,所以騎兵倒是不少。
他們的任務是掩護王家軍團的側翼,行軍路線上三個軍團基本屬于齊頭并進,只是因為騎兵和炮兵的比例各不相同,因此速度也有快有慢。
為了展示王國內部的“互信團結”,克洛德·弗朗索瓦將兩個軍團都交給了艾登大公指揮,以此向這位老對手表示誠意。
然后是米斯特軍團——之所以用名字代稱,主要是因為這只軍團幾乎完全由米斯特大公國的軍隊組成,裝備水準比前三個稍次,但也沒有差到離譜。
出于對米斯特人的不信任(指實力),這支軍團的任務是擔任前哨軍和掃蕩敵軍小股部隊,以及收攏潰兵…嗯,基本上就是被派去送死的炮灰和肉盾,用來試探帝國遠征軍的火力。
畢竟弗朗索瓦家族的基本盤依然是圖恩大公國,對于疆域遼闊人口稠密的米斯特,當然是死的人越多,戰斗力越弱小才越好管理和統治。
最后一個則是埃納雷斯領軍的“后備軍團”,它兼具了一個瀚土軍隊的全部特點——編制大小混亂不清,士兵素質參差不齊,武器裝備五花八門…號稱是軍隊,實際上和武裝流民相差無幾。
為了打造一支能夠和帝國正面硬碰硬的軍團,克洛德·弗朗索瓦自然是集結了全部的財力和人力——盡管大多數仍然是烏合之眾,但至少是比較能打的烏合之眾了——并且刨除了全部他不想要的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