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阿爾卡德伯爵顯然也很清楚克洛德陛下派他來的用意,沒有絲毫“救世主”的架子,非常主動并且積極配合路德維希的軍事部署,主動承擔了像維持補給線,駐守要塞這些不出彩的“臟活”,對待路德維希的態度就像下屬對待自己的上司。
在兩人的默契配合下,圍攻斷崖要塞的禁衛軍團被迅速擊潰。
在經歷了鷹角城大潰敗后僅剩一萬多人的伊瑟爾精靈禁衛軍團,幾乎全軍覆沒;而四面八方趕來“支援”的伊瑟爾精靈地方領主們,在看到禁衛軍團被擊潰后,立刻以光速作鳥獸散,消失的無影無蹤。
按照路德維希一直以來的習慣,接下來他應該以斷崖要塞作為后勤基地,倚靠增援的三萬圖恩軍團,重新向之前自己折戟的鹿角要塞發起進攻,拿下伊瑟爾精靈王庭,結束這場戰爭。
但現在情況變了。
原本簡簡單單的“伊瑟爾精靈懲戒戰”,已經隨著各方勢力紛紛入場,變成了讓人眼花到極點的亂斗。
如果按順序排列,差不多是克洛維入侵伊瑟爾,伊瑟爾拉攏瀚土,瀚土反叛伊瑟爾,伊瑟爾裂開,十三評議會崛起,教會控訴伊瑟爾舊神派,帝國馳援伊瑟爾,教會控訴帝國,克洛維點贊教會,帝國入侵瀚土,教會繼續控訴帝國,十三評議會與伊瑟爾精靈王庭內戰,瀚土反攻帝國……
亂了,全亂了。
但對路德維希·弗朗茨而言,這件事倒是很簡單——這場戰爭,已經從簡單的兩國利益矛盾,上升到教會和舊神派之間的信仰之戰。
身為克洛維總主教的直系繼承人,他立刻意識到僅僅打贏戰爭迫使伊瑟爾精靈王投降,已經無法解決問題了。
在各方態度,尤其是教會的態度被確定之前,任何破壞局勢的魯莽行為都極有可能帶來無法預料的后果!
更重要的是,此前“魯莽”的下場給路德維希帶來了極大的陰影;如果再重復一次,全軍覆沒的很可能就是南部軍團了。
因此這一次,他選擇了一個比較“謹慎”的戰術。
簡而言之,就是在斷崖要塞站穩腳跟之后不立刻東進,而是掃蕩周邊諸多伊瑟爾精靈領主的領地;分化、拉攏、壓榨、剝削…抽干他們的戰爭潛力,創造一個足夠穩定的大后方。
基本上,就和安森進攻卡林迪亞之前干的事情如出一轍。
唯一的區別在于安森只有五千人,而路德維希·弗朗茨手里攥著四萬大軍,并且精靈和人類之間的區別,也是一目了然的明顯,再加上雙方之前留下的仇恨……
屠殺開始了。
對于所有此前背叛過自己的伊瑟爾精靈領主,路德維希給這幫躲在城堡里瑟瑟發抖的叛徒兩條路——要么拿錢買命,滾出自己的領地;要么全家升天,見識下虔誠的秩序之環信徒是什么對待異教徒的。
面對克洛維人的“興師問罪”,一部分還算有理智的伊瑟爾精靈貴族很果斷的選擇了前者;但這個世界上總有心懷僥幸,或者喜歡猶豫的家伙,在兩難選擇面前搖擺不定。
但路德維希不是個喜歡猶豫的人,他決定親自動手,“幫”他們做決定。
在仇恨和敵對心里的支持下,短短二十幾天,伊瑟爾精靈王國西部領土有三分之一淪為了血海;遮天蔽日的濃烈持續多日,一個又一個村鎮被淹沒在烈火與硝煙之中,無數的尸體被拖出來,沿著行軍道路被釘上了十字架。
每個尸體的頭上,每一個被焚毀的村落外的路牌上,都用血漿歪扭七八的寫著“這就是舊神派的下場”。
這些倒不是路德維希的“創意”,講究效率的炮兵少將,對所謂的行為藝術相當缺乏熱情——更多的都是圖恩軍團的“杰作”。
事實上這些五花八門的“玩法”讓路德維希產生了極大的困惑,在他的固有印象里,圖恩和伊瑟爾精靈的關系相當不錯,一直是親密無間的盟友,反倒和克洛維有過不少摩擦。
所以明明是克洛維和伊瑟爾精靈之間的血海深仇,你們這幫圖恩人怎么報復的那么起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