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之環降下怒火,把罪惡的城連同她的罪惡,都在震蕩穹頂的轟鳴聲中,盡數湮滅——卷首語。
假如秩序之環真的會顯形,祂一定會化作黑夜中的空艇;假如秩序之環真會向罪人降下怒火,那動靜一定聽起來特別像一百門六十八磅卡隆炮發生的聲音——卡林·雅克。
受到克洛維大教堂的真摯邀請,我,卡林·雅克,一個普普通通的秩序教會見習教士,有幸與求真修會的審判官前往伊瑟爾精靈的王庭,從親身實踐中得到了大量關于此次“精靈舊神派暴動事件”的一手資料。
與大多數人認知不同的是,這次的事件并非一小撮舊神派利用他們邪惡的魔法,試圖摧毀一座城市或者禍害某片區域;他們擁有完整的組織——盡管似乎并不靈光——他們擁有忠于自己的軍隊——盡管一觸即潰。
他們不是要悄悄的改變,而是通過對內外的戰爭篡位,將伊瑟爾精靈王國變成一個信仰邪神的國度。
對于這種卑鄙無恥的野心家,作為一個信仰虔誠,有責任有擔當的大國,為百萬伊瑟爾精靈的幸福福祉,為了秩序世界的和平與繁榮穩定,克洛維王國上下都認為不能猶豫,必須要出重拳!
在鹿角要塞,我和此次任務的最高負責人安森·巴赫上校偶遇——第一次見面,他就給我就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這一段的筆跡也很深刻)。
他是一位虔誠的信徒,天資過人的天賦者,以及備受士兵們愛戴的陸軍上校;在不久前的幾個月,他和他勇敢的軍隊幫助了瀚土人擺脫了伊瑟爾精靈的奴役,又在之后獨自擊敗了帝國的干涉軍。
盡管做出了如此重大的貢獻,但面對瀚土人的熱情與感謝,安森·巴赫上校卻分文不取,對占領的城市和港口秋毫無犯,為克洛維贏得了一個王國的友誼。
不僅如此,就連對待作為敵人的伊瑟爾精靈,上校本人也做到了禮貌有加——在伊瑟爾精靈中有著一個流言,在看到風暴師的旗幟時只要放下武器,就能得到絕對的生命安全保障。
為此,我隨機采訪了瀚土王國的一名普通騎士萊昂·弗朗索瓦,以及伊瑟爾精靈布勒·瑪緹亞斯。
他們都樂意為此作證,我會在后文附注對這兩位友好人士的千字采訪。
【注:都說多少遍了?萊昂·弗朗索瓦閣下,您現在是一位普通路人!路人…不是安森那個混…他的堂兄弟;我們采訪要盡可能的客觀,描述的時候盡量別加這么多修飾詞…對,我知道您和他關系很好,否則我就不找您了……
唉,那個誰,去問問那個叫布勒的精靈雜種采訪稿背好了嗎?什么,還記不住?算了,把他關回去吧,他的采訪稿我自己寫,反正也沒誰真在乎一個伊瑟爾精靈死活——這段刪掉】
十月二十六日,在安森·巴赫上校的英明指揮下,五千名由克洛維人組成的軍隊勢如破竹的進軍至伊瑟爾王庭城下,并立刻展開了圍攻。
為了維護整個秩序世界的和平,原本我軍決定展開徹底的攻勢,用最兇猛的炮火和進攻摧毀整個王庭。
但上校的摯友,仁慈而善良的路易·貝爾納爵士卻提出了異議,認為這么做會對伊瑟爾造成太嚴重的傷害,會令虔誠的精靈信徒將這當作是卑鄙的侵略。
【什么,為什么這句話是路易說的?很簡單,因為他是個帝國人,我們要展現風暴師是仁義之師,善良之師,但看報紙的讀者都希望把所有外國人和異族人千刀萬剮才好。
所以安森·巴赫閣下必須顯得中立,在被朋友用充分的理由說服之后,再同意他的觀點,才能把他凸顯成克洛維鄉巴佬們的自己人。】
在經過充分考量后,安森·巴赫上校同意了他的想法。
以求真修會作為核心,我們組織了一支三十人規模的小隊,在風暴師炮火和佯攻的掩護下潛入城市,剿滅導致這一切悲劇的幕后真兇。
在安森·巴赫上校鎮定有序的指揮下,任務的進展十分順利;我本人有幸跟隨行動,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
經過認真調查,我們發現情況遠遠比想象的要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