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暴師從上到下的一致推舉下,失魂落魄的騎兵中尉根本來不及多想,就被護(押)送(運)的士兵塞了一個破行李箱,招呼都不打的送上了港口一艘單桅小船。
下一站,紅手灣。
為了確保他能“順利”抵達紅手灣,船上除了從威廉·塞西爾上校那里借調來的水手,安森還為他精心準備一艘應急的小艇,外加一小箱嶄新的教會金幣——都是他在卡林迪亞時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雖然眼下是初春時節,距離新世界航線最繁忙的夏季還有幾個月,但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某些有文化的海盜懂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樣的真理——萬一真撞上了,這箱金幣至少能保住他一條命。
當然如果真撞上殺人越貨的狠角色,那也只能祈求秩序之環保佑了。
三月冰冷的洶涌海上,暈船的騎兵中尉把自己和桅桿綁在一塊兒,隨著顛簸的海浪上吐下瀉,成功的在甲板上制造了一個“生人勿進”的結界。
至于那個據說裝著“所有必需品”,被他緊緊抱在懷里的行李箱中,總計有一面克洛維軍旗,一枚安森自己的私人印章,一個全新的指南針和一支裝滿子彈的左輪槍。
前兩個供他處理和紅手灣的外交事務,后兩個則是萬一不是被綁票而是遇難時逃生的必需品——指南針自不必多說,左輪槍可以用來打獵或者向過往的行人求救。
當然萬一沒有獵物也沒有愿意救他的過路人,那至少也可以用來,嗯……
前途未卜又身負重任的騎兵中尉,即將開始一場屬于他個人的奇幻冒險。
至于為什么這份重任一定要交給他,除了安森要稍稍懲罰一下杰森中尉私下泄密這個非常次要的理由外,更主要的是他之前有過一次成功經驗。
本著能者多勞,既然是有用的工具人就要利用得淋漓盡致這個原則;成功了當然萬事大吉,失敗了還能總結經驗,完美。
更重要的是風暴師本就人手匱乏,各方面人才都非常稀缺,這項任務又非常重要,根本沒有試錯的機會——萬一失敗,已經放過狠話的風暴師就要和一群從未碰過面的敵人,在對方的主場正面交鋒了。
雖然殖民地民兵這種軍隊,多半是和原瀚土軍隊平分秋色,只配在手無寸鐵的老弱病殘面前耀武揚威的臭魚爛蝦,但萬一呢?
除非被逼無奈,否則安森絕不會冒這種毫無意義的風險。
與此同時,仍好好地待在司令部會議室的軍團總司令和他的軍官團,正在進行一場氣氛略顯詭異的軍事會議。
以往風暴師的軍事會議基本上都是走個過場,基本流程就是安森·巴赫下達命令,其余軍官們只需要“領會精神”,執行好各自的任務就行了,根本不會提什么意見;會議效率非常高,從開始到結束不會超過三十分鐘。
這套模式在瀚土戰爭期間執行效果非常好,那時的風暴師除了最初的“風暴團”,其余部隊都是從各個地方的增援拼湊的征召軍,各個單位之間絕對談不上熟悉;愿意加入的理由也很單純——撈錢。
安森也用實際行動證明,在控制成本,開拓橡木和共同富裕方面,他是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