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我們必須面對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和本土相比,新世界克洛維和帝國之間的差距更加的明顯——對方的體量是我們的三倍,財富和人口差不多是四到五倍,這還是算上兩處殖民地之后的結果,單計算白鯨港那就更令人絕望了。”
“如果我們現在不動手,等到叛亂結束,對殖民地愈發重視的帝國絕不可能放過白鯨港;按最壞結果打算,我們還是不要指望帝國能及時派出援軍比較好。”
這也是大多數軍官們選擇默許的主要原因——本土特地將風暴師千里迢迢的從瀚土送到了白鯨港,肯定不是因為體貼他們覺得這里適合養老。
而面對敵強我弱的現實,主動出擊和拉攏盟友永遠是不二之選;既然在瀚土風暴師能拉上一眾臭魚爛蝦,將帝國遠征軍打得七零八落,那么想在新世界再經典復刻一回似乎也不是什不能理解的想法。
但這么簡單的理由顯然不能說服所有人,起碼它不能說服諾頓·克羅賽爾中校:“問題在于,您怎么證明平叛結束之后,帝國肯定會將矛頭對準白鯨港呢?”
安森看向這位和法比安中校年紀仿佛的第三步兵團團長,對這位平時相當低調,又是在鷹角城之戰后和增援一起補充進來的軍官,他其實沒多少印象,只隱約記得小書記官提到過對方的姓氏很罕見,似乎不是克洛維的傳統姓氏。
“很簡單,我什么也不用證明。”安森十分干脆道:
“你說的沒錯,也許等到平叛結束帝國已經元氣大傷,忙于鎮壓叛亂的余火,根本顧不上入侵我們;也許他們會覺得繼續和我們貿易,只在海上劫掠商船成本更低也更有利可圖……”
“但我不會因此忽視帝國同樣會為了轉移矛盾,將目標放在克洛維殖民地上的可能——最重要的是本土的戰火遲早會影響到新世界各個殖民地之間的關系,這是無法避免的。”
“哪怕我們竭力避戰,消極防守,也不能讓帝國人無視白鯨港有一支艦隊和五千名士兵這個事實,他們早晚會知道。”
“這也不是我們主動挑釁的理由。”諾頓搖搖頭,不像阿列克謝那么好說服:
“挑起戰爭和進攻性防御是兩個概念——更何況我們現在不是征召兵團,而是常備軍了,就算能獲利而且事后不會被追責,繳獲的戰利品,很大一部分是必須上繳的!”
沒錯,這才是風暴師上上下下提不起勁的主要原因。
當還是征召兵團的時候,風暴師上上下下隨時處于吃了上頓沒下頓,投資人(索菲婭·弗朗茨)給的預算隨時會花完的窘境;安森這個“項目經理”要是不能帶著大家盡快搞幾個掙錢的大項目,山窮水盡真不是開玩笑的。
但經歷了一場瀚土戰爭,又有了編制,在白鯨港種田也種得很順利…就算打贏了長湖鎮成功創收,按照王家陸軍對常備軍的標準,打贏了戰利品基本上也是要上繳的,更不可能指望本土將一個新占領的殖民地也交給風暴師管轄。
“上繳沒錯,但問題是上繳給誰?”安森輕笑一聲:
“為了確保本土‘征稅’順利實施,白鯨港的港口已經開始超負荷運轉,爭取上半年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業績;按照王家陸軍的規定,軍隊是不能私下扣押戰利品的。”
“但是如果戰爭波及到克洛維的領土,當地是有權扣押一部分戰利品用于補償和重建的;甚至在樞密院追查之前,地方議會甚至有權將這部分充當行政收入和開支。”
“反正只要錢不在軍隊手里,就不算違反王家陸軍的規定;而如果錢落到了白鯨港議會手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