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后,眾人形成了幾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大家原路返回經過鄭國,繞道楚國和鄭國交界的一段狹長路段,原路返回大涪。但這一路,于月和楚國的關卡比較多,有一定的風險。
第二個方案,離開于月向東北方向前行,繞過鄭國和楚國的地盤,穿越一片大山之后到達臨海的韓國。然后從韓國,繞道回到大涪。這一路相對安全,但是路程十分遙遠,將繞行接近三倍的路程。
還有人干脆提出了一個激進的方案。整個隊伍化整為零,進入楚國腹地,穿越楚國,直接回到大涪。這一條路最近,但要在楚國境內行很長一段路,甚至還要經過楚國王城楚陽城,風險特別大。
平心而論,這三種方案都有可取之處,所以使團中眾人,為此爭論不休,誰也沒有說服誰。無奈之下,大家只好停止爭議,看著坐在上首的楊云,等他拿最后決定。
見眾人都看著自己,楊云沉思一會兒,然后說道:“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見所有人都停下來。,等待自己繼續講下去,楊云便講起了心中的這個故事。
在離我們這里很遠的地方,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大漢的國家,這個國家十分強大。
在大漢國旁邊有一個叫匈奴的游牧民族民族國家,國力雖然沒有大漢那么強。
但是,這個國家的百姓十分好戰,經常進入大漢國境,搶奪老百姓的東西,給大漢帶來了許多麻煩,大漢派出許多兵馬去攻打他們,他們又跑得遠遠的。
沒辦法,當時的大漢國國王,派出一個叫班超的使臣,讓班超去聯絡,匈奴旁邊一個叫鄯善的小國家。準備和這個小國家聯盟,一起攻擊匈奴。
班超到了鄯善國,鄯善國王最初對他們十分熱情,接待他們的禮節非常完備。但是沒過多久。鄯善王忽然改變了對他們的態度,變得疏遠懈怠,到最后,他甚至派兵監視班超。
班超敏銳地感受到了這一切,立即派人去打探消息,結果很快有人回報,說是匈奴也派了一個使團到了鄯善,鄯善王有意和匈奴結盟。
得到這消息之后,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對策。
班超說:“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鄯善人的疑慮,使兩國和好。”
可是班超他們人馬不多,而匈奴兵強馬壯,防守又嚴密。
于是,班超又說:“別看匈奴人多,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乘著夜色去匈奴人的營地,偷偷放把火,然后趁亂把匈奴使者全殺了。再提著人頭去見鄯善王,斷了他的念想,我們就大功告成了。”
這天深夜,班超帶了士兵潛到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拿著戰鼓躲在營地后面,一路手執弓箭刀槍埋伏在營地兩旁。
見大家已經作好準備,班超一聲令下,士兵們一面放火燒帳篷,一面擊鼓吶喊。匈奴人大亂,結果全被大火燒死,亂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沒有了別的選擇,只得和班超言歸于好,和大漢簽訂了盟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