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只有極少部分人僥幸逃脫。
但極個別想沖進西京城的士兵,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他們還沒有接近西京的城墻,就倒在了前進的路上。
在這些日子里,楊云也組織手下將士發動了幾次攻城的戰斗,但和以往幾次一樣,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而已。
楊云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攻城方式,其實他自己也知道,憑自己手下這些臨時組合而成的大軍,要想攻下大梁擁有精銳守衛,城中物資又很豐富的西京城,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對于這城池久攻不下,楊云一點著急的意思都沒有,楊云的計劃,只有他勢力中最核心的幾個人知道,其實他們為往西京城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攻下城池。
相比起攻城而言,楊云更重是攻心,為了讓西京城中的心亂起來,楊云每隔幾天都要讓人將一些書信射進城中。
這些信的內容有很多種,比如說重金懸賞,有幫助打開城門的,抓住或殺死西京城中重要官員的,還有提供有用信息的,都可以得到豐厚的獎勵。
還有,經常將云州和遂州前線的“戰報”傳進西京城中,在西京城中營造出一種,大梁軍隊已經大敗,再也組織不起援軍的輿論。
當然,這些消息真真假假,除了少些是真實的之外,大多都是楊云的人杜撰而出的。
西京城外的人沒法進京,他們便沒法驗證這些消息的真實性,但是每天都有大梁軍隊戰敗的消息傳來,著實讓西京城中的居民,感覺十分不安。
而離開西京城的吳遠昱,這幾日來也十分的忙碌,他帶著手下兩名保護他突圍的皇宮衛士,整天在大梁的大小城市中奔走,想要招出一只大軍。
有了宇文護親自給的兵符,各地的官員倒是很支持吳遠昱的征兵行為。
只不過近年來,宇文護在大梁各地調兵數量確實太多,好多地方的官員,的確湊不出多少士兵來。
吳遠昱甚至親自去看過,在有些駐軍的兵營中,就只剩下一些看守營帳的老兵。
所以吳遠昱跑了好些城鎮和駐軍的軍營,都沒有招到多少兵馬,多的城池能夠湊出百余人,少的城鎮,居然只能湊出幾十人或者幾人。
就這樣,吳遠昱在大梁各地奔走了二十多天,終于勉強征出一支不到十萬人的大軍。
這支大軍中,好多士兵都是臨時拼湊而成的,甚至有些城池還將城中一些捕快都送到吳遠昱那里。更有甚者,還有人找來一批青壯老百姓,用他們來冒充官兵。
知道這些人的戰力肯定很差,所以吳遠昱只好采取一邊征兵,一邊練兵的方式,盡可能讓他們能夠在戰場上不至于尿了褲子。
在招兵的過程中,還出現了“意外”,唯一知道吳遠昱此行的真正目的,跟吳遠昱一起突圍的兩名皇宮侍位,不幸被“亂民”殺死了。
沒有了整天跟在自己身邊的兩雙眼睛,吳遠昱自己自由多了,他將征兵的范圍擴大不少,順便還征集到不少的武器和糧食。
士兵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只知道欽差大人緊急招募自己,是要進行一場大戰,卻不知道具體的目的是哪里?
吳遠昱帶著新征的大梁士兵,一邊訓練一邊前行,慢慢的離西京城越來越遠,居然向云州的方向靠近。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