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楊翼飛知道自己苦等的時機終于到了,一大早,官兵便押解著一群男女老少來了大牢。
毫無疑問,這些就是因《明史》被抓的莊家之人了。
楊翼飛看著莊家上下被押入大牢后,便返回了客棧,在客棧中待到日落西山,吃過晚飯,這才架著馬車往大牢附近而去,將馬車停在一處不起眼的角落耐心等待。
直到傍晚時分,楊翼飛有過一面之緣的韋小寶出現,這小子提著一個食盒,往大牢門口行去。
大牢守衛顯然與韋小寶是熟識,韋小寶輕松的被放了進去。
又等了幾分鐘,一群身穿藍色衣褲,外罩紅馬褂,前胸后背都有一個“勇”字,手中或挺著長槍,或持刀盾的官兵也來到大牢。
這隊官兵共有五十余人,是一個“總旗”,為首者手持一把長柄樸刀,想必便是鰲拜麾下鷹犬史松了。
清朝早期編制沿襲明朝,十人為一“小旗”,設什長,五小旗為一總旗,設隊長,兩總旗為一百戶所,設把總,十個百戶所為一千戶所,設千總,五個千戶所為一衛所,設衛指揮使。
史松雖然只帶了一個總旗的兵馬前來,但這并不代表他只是區區一個隊長。
他真正的身份,是鰲拜麾下游擊將軍,武藝高強,至少茅十八遠遠不是他對手。
原劇情中,若非韋小寶用石灰粉撒他眼睛,他與茅十八定會死在史松手中。
見史松一行進了大牢,楊翼飛知道自己該動手了。
手一翻,一條蒙面巾出現在手中,楊翼飛將臉圍上,頭上瓜皮帽也暫時收入隨身包裹,以黑巾包頭,隨即取出自動手槍,順著墻角往大牢門前迅速摸去。
門前有一小旗獄卒把守,共計十人,楊翼飛大拇指一勾,將快慢機掰下,指向兩個點的位置,切換成了自動模式。
隨著楊翼飛的靠近,大牢內突然響起了打斗聲,那些獄卒頓時被驚動,什長喝道:“里面出事了,進去看看。”
“是。”
趁著獄卒們紛紛回身,全部沖向大門,聚攏在一起時,楊翼飛悍然發動。
他邁開大步向著大門前沖去,手中自動手槍對著眾獄卒就扣下了扳機。
“突突突突……”
獄卒們還沒明白怎么回事,便只覺后背一痛,當即撲倒在地,連聲慘叫都沒能發出。
格洛克18對后世的軍人來說,一直有一個“幸福的煩惱”,那就是射速太快,子彈不夠用。
其理論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1100到1300發,即便是使用彈容量50發的彈鼓,也要不了三秒鐘就能把子彈全部傾瀉出去。
可當這把槍是無限彈藥后,那么煩惱就不存在了,只剩下幸福。
楊翼飛對著獄卒們一通猛掃,不到三秒,一個小旗便全部報銷,看都沒看那些獄卒一眼,楊翼飛快步向著大牢內沖去。
大牢之中有一個總旗常駐,要想從大牢內逃出去,便要穿過獄卒的居住區。
此時大牢內生變,那些獄卒紛紛綽刀挺槍沖了出來,結果正好撞在楊翼飛槍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