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誤會了,屬下并非要吃鵝,而是要找幾根合用的鵝毛。”
“鵝毛?楊兄弟你行事還真是異于常人,不過非常人方能行非常事,哈哈,走吧!我親自帶你去找鵝毛。”
……
很快,楊翼飛找到幾根合用的鵝毛,制成了鵝毛筆,又向蒙毅要了一張絹帛,沒辦法,這年頭還沒有紙,只得用絹帛繪圖。
待楊翼飛將三樣東西的圖案繪出,再略一給蒙毅解釋這些東西的作用,哪怕還沒見到實物,蒙毅便已經能想象出這三樣東西對騎兵的巨大作用。
馬鞍可令騎兵坐得更穩,無論人和馬都更加省力,這大大增強了人馬的耐力,那馬鐙和馬蹄鐵的作用更是大了去了。
馬蹄鐵可以保護馬蹄,使馬蹄減少磨損,增加戰馬的持續奔跑距離,降低戰馬“馬失前蹄”的風險。
而其中用處最大的就是馬鐙,有了馬鐙,騎兵在作戰時完全可以解放雙手,以雙手持兵器。
更關鍵的是,腳下有了憑依,便能做到力從腳下起,將胯力、腰力盡皆發揮出來,這對戰斗力的提升可不是一星半點。
拿到圖紙后,蒙毅就迫不及待的召集木匠鐵匠,讓他們按照圖紙連夜做出兩套來,楊翼飛將一些細節問題告訴了他們,便跟著蒙毅返回了后院。
食飧(吃晚飯)時,蒙毅拿出珍藏的好酒招待楊翼飛,還專門讓庖廚烤了只雞。
次日一早,蒙毅拿到了匠人送來的兩套物件,便徑直拉上楊翼飛往馬廄去了。
蒙毅將三樣物件安到了自己那匹叫黑風的黑馬身上,馬的蹄子跟人的腳指甲一樣,屬于角質物,將馬蹄鐵釘上去,馬是不會痛的。
待楊翼飛也安好后,兩人便騎上馬出了蒙府,往城外而去,出了咸陽城后,蒙毅立刻催馬狂奔開來。
黑風頗為通靈,且神駿非凡,頃刻之間,就將楊翼飛的戰馬甩開十數丈。
黑風可不是什么普通貨色,乃是赫赫有名的河曲馬,在這個時代它的名頭不甚響亮,因為死得太早,跟它主人同一天為陛下盡忠了。
可在后世,它一個名叫“烏騅”的后輩,卻與它的主人一起名垂青史。
沒錯,就是那個攻進咸陽城,一把火燒了咸陽宮的西楚霸王(殘念啊)。
許多人以為赤兔馬、烏騅馬什么的都是馬的品種分類,其實不是那么回事,赤兔、烏騅、的盧、爪黃飛電、照玉夜獅子等等,其實是馬的名字,就像蒙毅的黑風一樣。
赤兔馬的品種是汗血馬,而烏騅和黑風都是河曲馬。
河曲馬的特點是體大協調,骨量充實,肌肉豐滿,關節明顯,母馬性情溫馴,公馬神駿而富有悍威。
蒙毅一邊策馬狂奔,一邊拔出長劍左劈右砍,只覺一身巨力可運用得酣暢淋漓,無絲毫有余不盡的憋屈之感,不由興奮無比。
他此時雙腳踏在馬鐙上,身子微微抬起,并未坐實,便如在扎著馬步,而馬步恰恰是最適合發力的姿態。
如此騎馬日子久了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下盤功夫會得到鍛煉,雙腿會變得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