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們的弓箭射程一天比不上秦軍,在正面戰場就根本破不了弓騎兵,也不知道秦國的弓箭究竟是怎么造的,射程怎么就能遠出那么多?
目前是沒什么好辦法了,只能在其他方面想想辦法。
其實弓騎兵并不是完全沒辦法破,只是以狄戎那落后的生產力和落后的技術水平,再加上資源的匱乏,根本就弄不出那些東西來。
比如鐵蒺藜,這就是一種對付弓騎兵的利器,但是他們若能有造出大量鐵蒺藜的條件,也不會在裝備上差秦軍那么多了。
商議了半個多時辰無果后,狄戎大將決定先撤回大營再做計較,目前面對弓騎兵,只能讓騎兵們攜帶圓盾,稍作防御了,但是他們都知道,帶圓盾也只是聊勝于無而已。
而就在大軍撤去陣勢,準備回營時,大批斥候反回,帶來消息,秦國弓騎兵又來了。
狄戎大將頓時大怒,收割了他們五千騎還不夠,還來?真當我們的騎兵是韭菜嗎?
當下狄戎大將下令派出剩下的所有騎兵,共計一萬五千騎,把所有步卒的圓盾全部交給他們。
這次哪怕傷亡再多也不準退,死追到底,一直追到對方戰馬撐不住為止,要不惜一切代價消滅這兩千秦國弓騎兵。
狄戎將領們想得很清楚,這支弓騎兵若不消滅,定然會成為他們的心腹大患,光是這無休止的襲擾就能拖垮他們的大軍。
狄戎刀盾兵只有八千,圓盾自然也只有八千,有圓盾在手的八千騎兵跑在前面,以抵擋對方箭矢。
騎兵是提升了安全性,可步卒沒了圓盾,便布不成盾陣,如果秦軍來襲,他們便只能挺著長矛刀鋋,以血肉之軀去硬頂大秦鐵騎的沖擊了。
當楊翼飛看見再度出現在自己面前的狄戎騎兵時,語帶戲謔的道:“喲呵,多帶了個盾牌啊!然而這并沒有什么卵用。”
自語了這么一句,楊翼飛大喝道:“弟兄們,敵軍裝備了圓盾,這次將目標對準戰馬。”
命令迅速傳開,眾弓騎兵心下暗嘆,多好的戰馬啊!那可都是他們的戰利品,可以換軍功的,就這么射殺了,多可惜,這次可虧大啦!
舊事重演,只是這次少了首輪齊射的程序,因為對方手中有盾,拋射基本起不到多大效果,也許兩千支箭矢飛出去,能射殺數十人都算敵軍運氣不好了。
所以弓騎兵直接調頭,發足狂奔,只是這次回身射箭時,目標成了狄戎騎兵胯下戰馬。
“唏律律……”
戰場上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戰馬嘶鳴聲,狄戎騎兵的戰馬不斷栽倒,一匹接一匹的“馬失前蹄”,它們背上的騎士自然也難以幸免。
而且戰馬倒地可比騎士落馬對后方袍澤的影響更大,若是騎士落馬,后方戰馬或許蹄子一抬就跨過去了,哪怕直接踏過去也很少有被絆倒的。
可戰馬倒地,對后方的影響就太大了,畢竟戰馬那么大一匹呢!
第一輪射擊,就造成了狄戎騎兵大片栽倒,摔作一團,這效果比直接射人造成的殺傷可大多了。
所以說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弓騎兵的戰利品減少了,可這殺傷率反而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