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戰斗并沒有就此結束,成功退守陣地的61軍,借助堅固的工事,還是成功扼制住了小鬼子的進攻。
此時的日軍可謂非常難受。
如果繞開61軍,直接朝前追擊,他們便有成為孤軍被前后夾擊的風險。
可如果不直接追擊的話,他們就必須攻陷第61軍的防御陣地,并將之給全殲或者擊潰。
61軍的戰斗力雖然不行,但人人都有一顆決死之心,遂還是硬生生頂住了小鬼子的攻勢,一次又一次將小鬼子的進攻擊潰,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這讓鬼子指揮官憤怒不已,但又無可奈何。
兩個小時之后,又有一大批日軍援兵趕到。
這是日軍第二軍轄下,第二十師團的步兵第三十九旅團。
值得一提的是,日軍第二十師團,也是一個甲種常備師團。
4x4編制。
即4個野戰步兵聯隊,外加一個騎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和一個輜重聯隊,總共8個聯隊組成,滿員時兵力大概在25500人。
實力或許比之第十四師團以及第五師團或許略有不足,但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戰斗力在日軍常備師團中,也屬中上流。
第二十師團,幾乎和駐屯混成第十一旅團同時出發,只是因為距離較遠的緣故,所以直到今天才抵臨忻口地區。
因為第二十師團和第五師團不屬于同一個戰斗序列,且屬于同級,加之日軍高層軍官都有屬于自己的傲氣,彼此間不合是出了名的。
所以第二十師團并沒有向第五師團報備自己的行蹤。
因此,直到第二十師團抵臨忻口地區,板垣征四郎和鈴木重康二人才得以知道。
到了這時,他們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傲氣,遂雙雙聯袂迎接了第二十師團師團長川岸文三郎中將。
川岸文三郎很享受這種被人尊敬的感覺,尤其對方還是和他同處于一個級別,甚至實力還穩壓他一頭的板垣征四郎。
三人相談甚歡,就眼下形勢做了一番簡單的分析,和情報共享之后,三人一拍即合。
川岸文三郎很快便同意了板垣征四郎和鈴木重康的提議,出兵追擊中國第二戰區的潰軍。
前面的障礙已經基本掃清,現在正是收獲勝利果實的時候,面對這樣的誘惑,川岸文三郎又豈能抵抗得了?
于是,其麾下步兵第三十九旅團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奉命追擊的。
……
畫面拉回南懷化陣地。
隨著日軍步兵第三十九旅團趕到,其當即便取締了之前那個步兵支隊的主攻地位。
而步兵第三十九旅團的旅團長高木義人少將也當仁不讓,直接接過了前敵指揮官的位置。
那名大佐支隊長不論地位還是勢力都不及高木義人,雖然心有不甘,卻也不敢有絲毫的表露。
很快,高木義人便重新制定了進攻方案。
在他的命令之下,一個步兵中隊的鬼子官兵,當即呈散兵陣型,朝著守軍陣地沖去。
這是鬼子的一貫進攻手段,先以少部分兵力為誘餌,引誘出守軍的輕重機槍火力,然后再以炮兵火力,將守軍所暴露出來的輕重機槍火力點給拔除。
最后大軍再一涌而上。
這樣的手段,在以往的進攻中無往而不利,因此便被日軍當成了制勝的法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