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塵登上三層樓房之后,并沒有著急開火,而是透過破爛的窗戶,四下搜尋。
很快,主街巷口那名鬼子大佐被他給盯上。
正是日軍第108師團轄下,第25旅團第117步兵聯隊的大佐聯隊長,北川大熊那個家伙。
這老鬼子當此刻正指揮擲彈兵,開炮壓制守軍火力,為進攻部隊掃清障礙。
完全沒有察覺到,近千米開外,一個神槍手已經悄然鎖定了他。
不得不說,北川大熊這個鬼子十分狡猾,他沒有靠前指揮,而是始終跟隨在大軍之后,時刻保持和先頭部隊六七百米的距離,而先頭部隊和虎賁團守軍防線又有至少幾十上百米的距離。
所以,別說普通步槍手,就是虎賁團神槍營的戰士也幾乎不可能在亂軍中擊中他。
超過千米,對于楊塵這樣的神槍手來說,也算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這么遠的距離,已經不單是對槍法精準度的要求,還有對時機的把握。
超過千米,子彈幾乎要在空中飛行近兩秒鐘才能命中目標。
由于飛行距離太遠,子彈受地心引力,以及空氣濕度、風向風速的影響,其飛行軌跡并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道彎曲拋物線。
最重要的,你命中的目標,不是現在所看見的目標,而是兩秒后的目標。
這就尤為考驗狙擊手的預判能力了。
如果目標處于移動中,哪怕只是簡單的移動、步行,想要擊中,都幾乎沒有可能。
而想要命中不規則移動中的目標,則更幾乎沒不可能。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北川大熊此刻并未移動,而是站在原地揮舞軍刀,這就給了楊塵狙殺他的機會。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狙擊手,其實也是機會主義者,往往為了等待一個絕佳的射擊時機,或者等候目標出現,能潛伏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幾天時間。
楊塵端起巴雷特,感受風向,空氣濕度,緩緩調整瞄準鏡的射擊諸元。
同時屏住呼吸,進入了一種非常空明的狀態,喧囂的戰場仿佛如潮水般褪去,在楊塵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呼吸聲和目標。
當準星和目標頭顱成三點一線時,楊塵立即扣動了扳機。
“砰!”
一聲槍響,一發炙熱的口徑的步槍彈高速旋轉著脫膛而出,帶著“嗖嗖”破空之聲,精準射向北川大熊。
大約兩秒鐘后。
“噗嗤!——”
子彈準確射中了北川大熊的額頭,即使飛行千米,巴雷特槍彈的強大勢能,依舊將北川大熊的半顆腦袋給打爆。
腦漿伴隨著鮮血,紅的白的,濺射得四周到處都是。
北川大熊的聲音在這一刻戛然而止,手中軍刀也緩緩脫手落地,整個人直挺挺的向后倒去。
“不好了,指揮官閣下被敵人神槍手打死了,敵人軍中有超級神槍手!”
北川大熊被擊斃,他身旁的衛兵大吃了一驚,立即驚恐的尖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