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所過之處,竟無一合之敵,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二人便各自連斬了十幾名鬼子步兵。
其中更是專挑小鬼子的軍曹、伍長等對虎賁團弟兄威脅最大的鬼子目標下手。
參加這次戰斗的絕大部分戰士,雖說都剛加入虎賁團不久。
但他們早已經跟隨團座楊塵出生入死多回,歷經血戰洗禮,已經蛻變成為最精銳、最合格的戰場老兵。
此刻又有楊塵這個團座親自率領坐鎮指揮廝殺,以及徐海浪、耙耳朵等幾名超級戰兵引領,極大帶動將士們的士氣,和鼓舞軍心。
所以,沒多久,他們便殺的鬼子地面部隊紛紛后退,尤其那些第52聯隊的鬼子兵,他們早已經見識過虎賁團大軍的神勇。
此時見大勢已去,想也沒想,就逃也似的,向后倉惶逃竄。
什么大日本帝國的至高利益,什么大日本皇軍的無上尊嚴,這時全都被其拋之于腦后,只恨自己的爹媽少給其生了兩條腿。
活命才是王道!其他都是虛的。
這一次,楊塵沒有制止大軍追擊。
而是任由他們追著小鬼子一路掩殺。
終于,一路追出去數百米,將鬼子潰軍又殺了一個七零八落之后。
楊塵這才下令停止追擊。
再看跟隨在周身的虎賁團弟兄,已經只剩百余人,個個血透征衣,不少弟兄甚至多出受傷。
剛剛這一番血戰,又陣亡了超過百名弟兄,其中尤其以鬼子航空部隊,對虎賁團造成的傷亡最大。
戰斗結束,楊塵電令其余各部,繼續向東南方向撤退。
同時喝令徐海浪和耙耳朵率部先行撤離,而他自己則是將戰場打掃一番,把滿地武器裝備搜刮一空后,這才向著大部隊追了上去。
連番血戰,虎賁團各部的傷亡都極為嚴重,尤其為了掩護團座楊塵率部救援偵察營,各部更是同小鬼子狠狠的硬剛了一波。
不過他們總算頂住了小鬼子的追擊,最后于鳴謙鎮得以匯合。
此時,虎賁團各路大軍合兵一處,總兵力竟然不足1600人。
傷亡不可謂不重。
當然,虎賁團的傷亡重,小鬼子的傷亡卻是更重。
而在他們后面,大批的鬼子步兵依舊窮追不舍,不待他們喘口氣,數以千計的鬼子兵就已經殺到了鎮子以北。
楊塵卻并不慌亂,他將虎賁團大軍分為三個部分,每部500人左右。
由他和王貴以及徐海浪各自指揮一部,采用交替掩護的戰術后撤。
所謂交替掩護,就是一隊戰士先行就地構筑防線,抵抗鬼子的追擊。
其他部隊則后撤一段距離,重新構筑防線,等他們準備完畢后。
之前留下斷后的戰士們再往后撤,由他們繼續抵抗鬼子的追擊。
如此反復,虎賁團全軍最終都得以順利撤至鳴謙鎮以南的大片無人山地。
鬼子趁勢追了上來,結果被先一步趕到,并穩住陣腳的虎賁團大軍一通火力覆蓋。
登時如割麥子一般,成片成片的倒下。。
沒撐多久,便如潮水一般退了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