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楊塵拿起紙筆,找到耙耳朵道:“耙耳朵,今天得再麻煩你幫我寫一份招兵布告。”
楊塵雖然有系統加身,看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他的書法卻是差的一批。
尤其那毛筆字,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因此,一般有告示這類的東西,都是耙耳朵這個第二副官代筆。
耙耳朵出身書香世家,又是北平大學畢業的高才生,甚至還去英國留過洋,不僅寫的一手好字,更是精通英、日、德、俄等多國語言。
這樣的履歷,這樣的學識,就是放在后世,那也是各方集團公司所爭搶的高端人才。
“我不是要組建一支特戰隊嘛,三天時間,在全團各部也只選出了60多人,距離我的目標,還有不小差距。
要知道,特戰隊,顧名思義,就是進行特種作戰的部隊,對成員的條件是有極高要求的。
所以,我需要我的特戰隊員們,都能夠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斗力來。
和王貴、陳銘他們幾個商量過后,我們決定公開招募合格的新兵入伍。
他們幾個都忙著訓練部隊,我字也得也不怎么好,尤其是繁體字。
所以,就來找你了!”楊塵笑著道。
“嗯。”耙耳朵點了點頭,從團座楊塵中接過紙筆,放在桌面鋪好,扭頭問道:“需要怎么寫,說吧。”
“這樣寫……”楊塵把這次招募新兵的條件,托盤而出。
耙耳朵耳聽手寫,一行行蒼勁有力的楷書小字,以驚人的速度躍然紙上。
沒多久,一副副招兵布告便新鮮出爐。
楊塵拿起其中一張,看的欣然點頭道:“耙耳朵你不愧出身名門,畢業名校,這字寫得真是棒,比我強了不要太多!”
“團座謙虛了。”耙耳朵微微一笑,繼續埋首撰寫。
半個小時后,幾十份招兵布告完成,待耙耳朵休息片刻,喝了口茶水之后,這才對他吩咐道:“這招兵布告寫好了,還得麻煩你帶上些人,把這些布告,給我張貼到長治的主要街道,巷口去。”
“是!”耙耳朵站起身,打了個敬禮,旋即雙手拿起桌面的幾十份招兵布告,轉身領命離去。
…………
前面說過,自日軍進攻山西以來,晉中、晉北地區,大量百姓向南逃難。
其中晉東南地區,因為背靠太行山脈,成為這些百姓逃難的首選之地。
而楊塵率虎賁團來到長治城后,周邊各縣各城的百姓便蜂擁著朝這邊趕來。
北門城墻內,一則招兵布告剛剛貼完,就有許多百姓陸續圍了上來觀看。
此時,一個年約20歲出頭的年輕男子,斜挎著一個布包,從城外走了進來。
見有熱鬧可看,便跟著湊了上來。
只聽一些百姓議論紛紛:“這布告上寫的啥呀?”
“誰知道啊,咱也不認字呀。”
年輕男子,卻被布告上的內容給吸引了。
招兵布告!
他雖自幼喪父,跟著老娘長大。
但有幸拜在高人門下,從小練武,練過鐵砂掌,內功深厚,武藝高強。
性格直爽,且勇敢堅毅。
恰巧這位高人又有一個才貌雙全的媳婦,因此除了師父教他武功之外,他的師娘還教他識文斷字。
至今已有15載有余。
所以,他認得布告上的內容,并默念了出來。
“逢此國難當頭,民族危急之際,我虎賁團為壯大部隊,以便于擁有更強戰力,去抵抗日寇,復我山河。
今日特招以下條件新兵入伍,與吾并肩作戰,共保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