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塵客氣道:“長官,這樣不太好吧?前線將士們還在流血犧牲,我們卻在這喝酒吃肉,會不會不太合適,讓將士們寒心啊?”
白健生將軍在一旁擺手道:“楊團長體恤三軍將士,著實令人敬佩,不過你立下了別人所沒有的戰功。
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帶著將士們,屢次拋頭顱灑熱血的出生入死。
吃上一頓這么一頓便飯,就算前線將士們知道了,相信也沒有人會心生不滿。
因為這是應該的!
英雄,必要的時候,還是應該享有英雄的待遇的!
否則,以后誰還愿意心甘情愿的將生死置之度外、奔赴沙場?
誰要有意見,讓他也立一個這樣的功勞看看?首發、域名請記住_三<>
我看吶,不給你接風洗塵,那才是會寒了三軍將士的心。”
李德鄰將軍也是笑著點頭道“沒錯,健生說的句句在理,楊團長你就不要客氣了!
再說,你我還從未坐在一起吃過飯,今天也好趁此機會,多和你討論下,你對眼下時局的建議。”
兩個桂系的大佬,第五戰區的最高指揮官,都這么說了。
楊塵也不好再推辭,安排廖勇、徐海浪等人帶著弟兄們去安頓休整,他便領著王貴和耙耳朵二人跟著李德鄰,白健生等人返回了城內。
戰區長官部二樓的一間客廳內,兩桌豐盛的酒宴,早已經準備完畢。
楊塵、王貴、耙耳朵和李德鄰將軍、白健生將軍等人坐了一桌。
其他一干要員們坐了另外一桌。
雙方客客氣氣的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李德鄰將軍對楊塵主動開口詢問道:“楊團長,對于眼下徐州戰局,不知你有何看法啊?”
見楊塵沒有急于回答,李德鄰將軍以為他有所顧慮。
于是繼續道:“楊團長不必多慮,我們僅僅只是做戰局推理,并非既定軍事策略!
而且,楊團長你屢立戰功,具備獨到的戰略眼光。
作為徐州會戰的總指揮官,我理應多聽聽你的建議和看法,以便于制定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白健生也很想聽聽楊塵的想法,于是附和道:“德公所言極是,楊團長世之名將。
你若是稱第二,只怕無人敢稱第一。
你一生忠勇為國,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為功名利祿,更是令人所折服。
堪稱國家之棟梁!
你的建議必定有獨特之處,請不吝賜教!”
楊塵看得出來,他們是真心想聽聽自己的看法。
于是也不再客氣,端坐著道:“眼下徐州以北地區的戰斗,對我軍來說基本趨于穩定。
而且經過臺兒莊和碾莊之戰后,加上臨沂,濟寧等地戰果,華北日軍主力已經基本被我軍重創。
臺兒莊一役,被我軍全殲的日軍第10師團和第20師團,暫且不說。
單說從海州灣登陸的日軍第114師團,經過今天這一戰,至少被我們斃傷10000,加上其進攻碾莊時所付出的傷亡。
這個第114師團損失也至少在15000左右。
短時間內,已經無力再沿隴海鐵路進犯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