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虎賁團風風火火的打土豪、分田地。
一時間,虎賁團在這方圓百里內的聲望呈直線上升,受夠了欺壓的百姓們,深受感動,對虎賁團擁戴到了極點。
三呼虎賁團萬歲,楊團長萬歲!
除了這些,虎賁團還在被打倒的土豪劣紳手中,繳獲了大批的錢財,以及一些制造武器裝備所需的后勤物資。
進一步充實了虎賁團的財源、和物資儲備。
這讓虎賁團,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就算領不到軍餉和從小鬼子那里劫掠,也都不用再擔心軍餉的匱乏了。
就在楊塵他們指揮虎賁團,開展浩浩蕩蕩的打土豪分田地運動的同時。
歐陽光明也沒有閑著,他再次下山,不過這次的目的地是遠在200里之外的霍山縣城。
一番打聽,歐陽光明從霍山縣城得到了有關楊塵和虎賁團的訊息和傳說。
虎賁團的情況,果然和妹妹歐陽晴所描述的一模一樣,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乃是一支受萬民所敬仰愛戴的民族英雄部隊!
他們一開始之所以全然不知,只是因為一直呆在與世隔絕、消息閉塞的川河嶺之上,根本不清楚外面究竟發生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外面的局勢,有了新的認知后。
歐陽光明的心里,也暗暗有了決斷。
再三確定消息屬實后,便立即出霍山縣城,返回川河嶺去了。
……
與此同時,武漢之戰也進入到了最后階段。
在日軍的猛烈攻勢下,田家鎮、九江等各沿江要地相繼淪陷。
北路日軍,也擊敗了白健生所指揮的第5戰區抵抗部隊,成功占領信陽,出武勝關,直接威脅武漢。
但是,這一時間,因為楊塵和虎賁團的出現,比歷史上足足晚了一個多月。
畢竟,為了消滅虎賁團,日軍在固始縣城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和消耗。
而這些消耗,在一定程度上,也消弱了日軍的整體戰斗力。
所以,在進攻潢川和信陽的戰斗中,日軍打的異常艱苦。
鑒于阻擊消耗日軍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武漢的工廠,學校以及各政府機關,也基本遷移撤離完畢。
為了保存有生力量,以圖將來繼續再戰。
國民政府決定主動放棄武漢,向重慶遷移。
不日后,日軍占領武漢三鎮,卻只得到了一座空城。
武漢會戰,日軍付出了總共80000多人的傷亡,這其中,有幾乎一半,是楊塵率領虎賁團在固始一戰中造成的。
而且隨著不斷的攻城略地,占領區的擴大。
日軍的戰線再度拉長,這使得本就嚴重不足的兵力,變得更加捉襟見肘。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民政府決定放棄武漢的前夕,日軍又組建了一個第21軍,從大亞灣一舉登陸,短時間內邊橫掃廣東各地,切斷了粵漢鐵路的同時。
也徹底斷絕了當時中國最后一條海上對外聯絡渠道。
國民政府開始陷入了抗戰最艱難的時期,而日軍方面也因為連番大戰,國力和兵力消耗都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