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楊塵卻根本顧不上憤怒和傷心難過,因為在他們遭受日軍機群的狂轟亂炸的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
又有至少四個步兵聯隊,超過10000名鬼子兵,從四面八方云集到了落日嶺山下。
至此,到落日嶺下的日軍騎兵,裝甲兵,步兵,炮兵總兵力已經超過了30000,且還源源不斷有鬼子軍隊馬不停蹄的朝這邊蜂擁而來。
前赴后繼,快馬加鞭,生怕被其他部隊搶了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
當然,受制于地形,這30000鬼子大軍是不可能同時全部投入戰斗,對落日嶺之上的虎賁團發起進攻的。
以落日嶺東面的地形,鬼子一次性撐死也就能投一個步兵大隊,1000多人的兵力,來發動進攻。
這也是楊塵根據周圍方圓30里地形,之所以選擇退守落日嶺的最重要原因。
得益于地形優勢,每次交戰,鬼子所能投入的兵力,都在如今虎賁團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
也只有這樣,楊塵他們才有可能能堅持到天黑,迎來一線生機。
不過,盡管鬼子一次性只能投入這么多兵力。
但他們兵力雄厚,進攻完全可以源源不斷,所以,等待楊塵他們的必將是一場慘烈無比的血戰。
且沒有退路!
這一戰,其兇險遠程度遠在虎賁團之前的任何一場血戰之上。
以數萬大軍將落日嶺團團圍困之后,日軍方面,最終岡村寧次親自點將,讓趕赴至此的鈴木重康親率第28師團,作為這次圍攻落日嶺,全殲虎賁團的主攻部隊。
其他第3、第9、第13師團,以及第8、第9混成旅團等參戰部隊,則作為預備隊,全部負責在落日嶺方圓百里各處設立封鎖線,以防虎賁團突圍。
日軍圍殲虎賁團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將其全殲在落日嶺,不給其一絲逃跑的機會!
從日軍的兵力部署和戰場態勢來看,被圍在落日嶺之上的虎賁團可以說已經是插翅難逃了。
覆滅只是遲早的事情,至少日軍上下,包括岡村寧次這老鬼子都是這么認為的。
…………
落日嶺東麓,山下的日軍已經開始準備進攻了,在他們看來,經過空軍不計代價的狂轟亂炸,落日嶺山頭幾乎被夷為平地。
所以,這些小鬼子不打算浪費時間,再用先發起試探性進攻,利用炮火進行定點清除的老套戰術了。
而是直接投入了大批部隊,發起強攻,趁機拿下落日,全殲山上的虎賁團,和他們的團長楊塵,不給其一絲喘息之機!
石原三郎,是鈴木重康麾下,原步兵混成第11聯隊的聯隊長。
駐屯混成第11旅團改編成第28師團之后,石原三郎也水漲船高,晉升成為了一名陸軍少將。
并成為鈴木重康麾下的一名少將旅團長。
此時鈴木重康親自點將,由石原三郎作為此戰的前敵總指揮。
在這老鬼子的命令下,日軍空軍部隊剛剛結束轟炸不久,數以千計的鬼子步兵,就紛紛嘶吼著,朝火光四起、一片狼藉的落日嶺沖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