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捕頭等人執行獵殺任務,得到采礦時間獎勵,大可自由安排采挖,但要遵守挖礦規則,廢棄石料與泥土,要負責運出礦脈,不能影響后期采挖。”
“從地窟這一面采挖,必須保證地窟的穩定性,可開鑿礦洞深入礦脈,但在接近地窟這一面,以五丈深度為限,礦洞不能超過一丈寬。”張震提出自主挖礦的限制。
地窟形成后,整體保持穩定,還是一百多丈寬,近二十公里長的狹窄礦洞。
要是沿著二十公里巖石壁,朝礦脈這一面挖空,有可能導致地窟坍塌。
從地窟這一面挖礦,在礦洞前五丈深度時,不能超過一丈寬度,就是避免破壞地窟的支撐石壁。
至于清理挖出來的廢料,比如巖石、土層這些,乃是為了礦洞的持久采挖。
不管土層還是巖石,挖松后體積增大很多,如果不及時清理出去,很快就會造成礦洞堵塞,不僅影響后期采挖,更是在出現危險時,不能快速撤離出去。
元石礦很難采挖,又要清理廢渣,這就造成一條小型元石礦脈,很難提高出產量。
“這些都是正常要求,韓某這里沒什么問題。”聽完張震說出的限制,韓成吉沒什么猶豫,當即答應下來。
接著他去地窟物資基地,領取了一批大麻袋,采挖的廢料要裝入麻袋,便于攜帶運送出去,但他沒有帶運輸的手推板車。
已經暴露儲物裝備,他不介意采取方便的措施,反正表面都是用乾坤缽為掩飾。
其他礦工,算是分工合作,有的專門負責挖礦,按元石出產量獲得酬勞,有的負責后勤維護,比如清理廢渣這些,基本是固定酬勞。
獎勵的挖礦時間,沒有后勤保障,必須自己清理廢渣,韓成吉有儲物空間,很平靜的接受限制。
但其余參加任務的獵殺者,卻很不滿意這一點,采挖元石效率不高,本就很浪費時間,清理廢渣至少縮減一半的挖礦時間。
只是連韓成吉,都平靜的接受限制,其他人提不出什么意見。
反正對其他人來說,挖礦時間多則幾十天,少則幾天時間,是否有滿意的收入,主要是看運氣。
韓成吉四百八十天挖礦時間,要是能耐心當一年多礦工,即便運氣很差,都會有不錯的收獲。
其實所有人都不清楚,原本作為任務獎勵,挖礦資格沒那么多限制,主要是韓成吉一個人,得到的挖礦時間太長,才補充這一個限制條件。
這背后的問題,韓成吉沒打算探究,用好儲物空間裝運,頂多讓他挖礦效率,降低二三成。
四百多天的挖礦時間,他可沒打算全都耗在這里。
選擇一個方向,模擬出大致路線,韓成吉開始挖礦。
“如果計劃順利,方向誤差不大的話,朝這邊挖鑿三公里,大致便是混合古礦所在的區域。”選擇方向,規劃大致路線,韓成吉不是感知礦脈元氣,而是以混合古礦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