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這個方向采挖,將路過暗河源頭后方,現在巖石層濕度加大,開始有明水滲入,這可是個不利的現象啊!”改變方向后,向西挖入十幾丈,韓成吉發現巖石層濕度變化,明白這是一個不利的狀況。
但他圖謀混合古礦,必須朝這個方向挖過去,繼續向西北深入,挖入已開采礦區,那意圖就太過明顯,還不一定有什么收獲。
至于暗河源頭,在地窟區域內,就是從石壁中滲出水流,其實滲水不算大。
八十丈寬的石壁區域,分三層石壁縫隙,持續滲出的地下水,估計只有一丈寬、三尺深的流量。
不過在暗河區域,沒什么落差,河底平緩,導致水流積攢,直接在源頭區域,就形成近百丈寬,深達兩三丈的暗河水域。
其實從地窟安全角度考慮,張震等人考慮過截斷暗河源頭,讓暗河干涸,即便有什么兇獸犯進,人族都更占優勢。
但探查地面的情況,暗河源頭區域所對,乃是一面大山的迎風坡,屬于降雨量大的地形,又有幾個小湖泊,改造的工程量太大,只能放任不管。
所以韓成吉現在,不能改變采挖路線,對地下水沒什么解決辦法。
“潮濕的影響不大,但要是明水太多,我必須抬高礦洞,讓明水自己流出去,而不是積攢起來。”
“好在我魂念外放,能有五丈距離的滲透探查,小幅度改變礦洞走向,不影響整體探查結果。”韓成吉暗自思索,做出一個大致決定。
從他魂念外放,輔助他尋找靈礦這一點,再結合他的收獲情況,可見這一塊區域,確實屬于貧礦區。
只不過,沿著礦洞挖進時,若發現有元石礦,離礦道不遠,他會費點功夫采挖出來。
若是距離太遠,一兩塊元石的價值,還不值得他耗費體力、浪費時間。
這一路采挖過來,韓成吉發現的元石,還是有好幾十塊,只是順路采挖到手,只有幾塊而已。
又向前挖出幾丈,韓成吉發現石壁滲水更嚴重,礦洞地面已有明顯的積水,他只能向上抬升礦洞,形成斜坡讓積水流走。
“咦?”斜向上挖開一段距離后,韓成吉發現在礦洞頂部,大致五丈區域的邊緣,發現一塊長約三寸,寬二寸、厚一寸的元石。
元石乃元氣固化所成,由于地脈的特殊磁場影響,直接跳過液化的過程,其中還是存在一些雜質。
但不管怎么說,每一塊元石,都是濃郁的元氣所化,必須達到某個濃度,才能形成元石。
元氣差一點,元石不能定型,就會慢慢消散,不可能凝結成功。
元石形成,大小自有定數,只有少部分情況,屬于異變的情況,會出現各種異型元石。
正常來說,下品元石都是二寸長、一寸寬、一寸厚的規格。
而中品元石,則是三寸長、二寸寬、一寸厚的規格。
至于上品元石,則是四寸長、三寸寬、二寸厚的規格。(前文有提到下品元石規格,按現在這個標準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