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演唱的是齊平,旋律過后,他直接開口。
“不問你為何流眼淚,
不在乎你心里還有誰,
且讓我給你安慰,
無論結局是喜是悲。
……”
平緩的曲調,清澈的嗓音,一出現,現場就馬上安靜下來。
所有觀眾,都凝神靜聽。
這樣的音樂,就該這么靜靜地聽。
李科也心情平穩,安靜地看著舞臺上的齊平。
他隊里的選手有一個進入四強,接下來與木易隊選手的比賽,他也有信心贏下來。
所以,進入決賽是大概率的了。
但贏下陸新的選手,他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抱這個希望。
沒辦法,實在是服了。
他很肯定,如果沒有上下分區,不要說四強,就是八強恐怕也都是陸新的選手了。
聽到這首歌,他更加確信這個想法。
李科發現,陸新似乎對每個歌手都有所規劃。
從歌曲上,從類型上,就給了選手一個標簽。
就像這首《愛如潮水》,與《過火》雖然感情有所不同,但卻又有異曲同工之妙。
讓人一聽到歌,一看到詞,就能猜到應該是齊平的歌。
這對歌手來說,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事。
因為除了極個別人之外,沒有哪個歌手會是全能歌手,都會有自己的特色。
而當這個特色成了標簽,那也就離被歌迷聽眾記住不遠了,自然也就距離成名不遠了。
通過這次節目,陸新推出了起碼五六個這樣的選手,不同程度上有了屬于自己的標簽。
這樣的話,等到回頭這些選手發歌時,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是所有唱片公司夢寐以求的事。
可也只有陸新做到了,他也好,木易也好,還是楊巧麗也好,其實在這一點上,都與陸新有很大差距。
對此,李科有清醒的認識。
木易邊聽歌,邊低頭在紙上寫著些評語。
不過寫著寫著,他干脆將筆放下,放棄了紀錄。
他笑了笑,搖了搖頭。
今天的歌比起上一期來說要少些,節目時間更多,所以,可能待會點評的時間也會更多些。
他本來是想準備一下,免得待會沒東西講。
不過他也明白,其實沒什么好點評的。
陸新的歌,就是好,就是與歌手的嗓音特點結合完美。
這樣的話,他們已經說過太多次了。
再說無非還是這些。
因為關于那些歌曲的細節,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再點評,對于陸新這樣水準的大師級創作者來說,那些東西,已經不需要點評。
所以,木易是真的放棄了。
對于陸新寫給齊平的歌,不只是這一首,也包括之前的歌,木易認為這顯然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
像這種獨特的,哀怨婉轉的,展現男人在愛情中的細膩的曲風,其實以往并不多見。
再加上齊平的嗓音配合,讓人無話可說,除了感嘆還是感嘆。
“我再也不愿見你在深夜里買醉,
不愿別的男人見識你的嫵媚,
你該知道這樣會讓我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