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我們派人送去關里妥善安置了,還有幾個不愿意走的,就留在隊伍上給安排了工作。
小花和翠枝兩個比較靈巧,就安排到醫院跟小鄭打下手。”
柳辰不太關心什么花啊枝啊的,不過不妨礙拿這事兒當話引子。
故作嚴肅的說:“老馮大姐,不是我說你。醫學可是門嚴謹的科學,哪能這么草率啊。沒有任何基礎的人瞎上手,一個不留神那是會鬧出人命的。”
一句話說完,柳辰有對鄭敏說“小馮大夫我說話可能不太好聽,但絕對是好心。”
“你說。”鄭敏見柳辰說的認真,也跟著嚴肅了起來。
柳辰沒墨跡,直接開口:“你雖然是學醫的,但一個好醫生,并不代表著就是一個好老師啊。你應該更清楚讓一個外行救治傷員,是一件多么危險的事兒。”
鄭敏當然知道,可她也沒有辦法,只能解釋說:“我知道,但現下傷員太多了,又嚴重缺少醫護人員。我也……”
馮大姐神色肅然的結果話頭,輕嘆一聲說:“小柳,你說的我們當然都知道,可我們實在是沒有人手啊。
只能讓小鄭抽空教一教,好歹能教些基礎的東西,
像小花和翠枝,兩人都是讀過書。讓她們一邊給小鄭打下手,一邊學習些救護知識和外傷處置辦法。總比隊伍上的那幫大老粗憑經驗,按土辦法來要強的多啊。”
“讀過書?”這下柳辰是真有點意外了。
當下中國的讀書人不說鳳毛麟角,也是少之又少。女孩讀書的那就更少了,基本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上學機會。
很難想象隨手救出三十來個,里面就有倆讀過書的。
說到這兒馮大姐也是一臉的哭笑不得,解釋道:“小花和翠枝都是正經上過女高的。
倆人先是參加了我們的抗日宣傳活動,然后憑著一腔熱血,結伴跑到東北來支援抗戰。
結果因為社會經驗太少,剛到遼陽就被人販子給盯上了,接著又被人販子弄到奉天賣給了黃家。要不是遇上了你們,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說到這兒馮大姐對小蓮語重心長的說:“小蓮啊,你年紀還小,正是學習的好機會,幾個哥哥又開明,真該好好的去上學。只有學好了知識,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鄭敏是上過學的,自然也知道對于一個女孩來說,學習的機會有多么的寶貴。
見柳辰幾個愿意送小蓮去上學,也改了口風。勸道:“蓮兒啊,柳大哥說的對,你要是真的對醫學感興趣,確實應該到學校系統的學習。”
小蓮其實是個不愿意上學的,一溜鞭被詔安后,家里人送她去上了初小,勉強讀完了后,說什么也不去上中學了。
這會兒見身邊兒人忽然統一了口風,賭氣似得便扭過頭不說話了。
柳辰之前說要送小蓮去上學,只是想找一個帶她回去的借口。這會兒忽然覺得送小蓮去學醫,好像真是挺不錯的。
便跟鄭敏打聽:“小鄭大夫,你懂行。你說咱國內哪家醫學院比較好。”
鄭敏想了想,說:“你們現在在冀東,河北省醫學院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當然,真的想學好西醫,還得要出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