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大賀妙或許是因為愧疚,所以表達了不同意婚事的想法,但由于大賀美華容易跟著別人的態度走,看老太太的樣子,平時在家里也是最有話語權,那大賀美華更不可能不跟著老太太走一條道,表示出了對香取茜的不滿,而且不加收斂。
大賀真哉感覺到家人對自己心愛女人的排斥、看不起或者別的情緒,覺得獲得支持無望,自己也不夠成熟,說出了‘離家出走’這種話。
而大賀真哉的這種行為,也讓老太太覺得這門婚事不行。
同為一家人,就算老太太習慣了做主,對于孫子的頂撞有些不滿,但如果大賀真哉的頂撞讓老太太信服,事后老太太也會覺得火氣全消,甚至覺得后繼有人,感到欣慰。
可惜大賀真哉這種頂撞并不明智,要讓家人接受他心愛的女人,最佳方式應該是去了解家人的想法、溝通來解決家人的顧慮,如果說不通,那再頂撞也不遲,但看樣子,大賀真哉沒有這么考慮,只要用心、表達出擔當地去溝通,大賀真哉也不至于不明白老太太反對的原因其實很容易解決。
大賀真哉甚至看不清自己姐姐、奶奶的性格,而且還像小孩子一樣用‘離家出走’作為威脅,脅迫家人同意他的選擇。
這么一來,老太太失望是必要的,也難怪在待人處事都不錯的大賀真哉面前,會說出‘沒有可以接棒的繼承人’這種話。
他大概也能猜到,大賀真哉從小都受著家人的寵溺長大,家里的教育讓他待人溫和寬厚、彬彬有禮,也有著大氣的風度,但其本身對家人都不夠了解,看起來成熟,心理卻還幼稚著。
至少在涉及到與香取茜有關的事情的時候,大賀真哉做事確實沖動而幼稚,對于一般人來說,這樣影響不大,只要兩個人幸福就好,但對于大賀財團的繼承人來說,這樣的大賀真哉遠遠不夠格。
而出于自家孫子不夠成熟的這個原因,大賀妙恐怕有考慮過讓大賀真哉娶一個有魄力或者看得通透又能勸說住大賀真哉的女孩子為妻,前者可以做為大賀真哉的‘賢外助’,一起發展或者守業,后者可以做為‘賢內助’,幫大賀真哉成長。
財團這種祖輩傳下來的大基業很難崩塌,但也不是不會崩塌,再退一步,選擇一個家世不錯的女孩子,大賀真哉未來也能多點助力,或者有一條退路。
香取茜性格過于溫柔軟弱,雖然大了大賀真哉兩歲,但能看得出,還是依賴于大賀真哉更多,自然不符合大賀妙對孫媳婦的期待。
不過大概是覺得反對也沒用,老太太也就心里默認了這門親事,決定最后考驗一下這姑娘聰不聰明。
當然,這樣的一對以后會很辛苦,但只要能共同成長、彼比體諒,也未必不能得到幸福。
結果呢,香取茜弄丟了戒指之后,脫下婚紗黯然離開。
老太太失望了。
感性一點來點說:我家孫子為了和你在一起不顧一切,你為什么不能為了他堅守一下?就算解不開謎題,至少也要表達一下決心和態度吧?
理性一點來看,也能看出香取茜逃避、過于軟弱的性格,跟老太太的心理預期差太多了。
而之后大賀真哉又一次為了香取茜在外人面前對家人發脾氣,在警察面前懷疑家人有問題,這讓老太太更失望了,所以,老太太提出檢查的時候臉色才會那么難看、冷硬。
“戒指在噴泉池雕像上,也就是普賽克終于得到阿佛洛狄忒的認可那一幕的雕像,”大賀妙直接說出了答案,“我是想等她找到戒指之后,再表達接納和祝福的……”
“那為什么把那個紙人和照片放在一起?”池非遲問了自己想知道的問題。